[发明专利]一种镍钴锰酸锂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0390.9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1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丽;杨涛;蔡洪波;李保鹏;康全猛;文甜甜;郝银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10/0525;H01M4/1391;H01M10/44;H01M10/0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镍钴锰酸锂叠片软包 电池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钴锰酸锂叠片软包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正、负极极片后组装、注电解液、封口,38℃~42℃搁置34~38小时制成电池;电池第一次辊压后预充电,充入额定容量的20%~40%;在38℃~42℃搁置34~38小时后第二次辊压;化成;分容;镍钴锰酸锂的分子式为LiNixCoyMnzO2,0.50≤x≤0.80,0.10≤y≤0.30,x+y+z=1,正极极片面密度≥24mg/cm2;负极极片面密度≥13mg/cm2;两次辊压时间均为5~10秒,温度为电池生产环境温度,辊压缝间距离H2与电池辊压前厚度H1满足:H2=H1‑0.2mm。本发明电池制备方法,通过38℃~42℃高温搁置后在电池制作的环境温度下进行预充前和化成前两次辊压,使电池中产生的气体排出并增加极片间接触,减小极化,改善了电池的大电液压快速充电和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镍钴锰酸锂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及电池。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由于其清洁无污染、能量效率高以及能量源多元化等优点,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新发展热点。而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和安全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然而,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的燃油车相比,充电时间较长,这是影响电动汽车快速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
能量密度高,充电快,价格便宜,这是用户最期待的理想型动力电池产品。按照燃油车的使用习惯,要实现充电时间在10-20min以内完全充满电,充电倍率至少需要3-6C之间。一般来讲,电池功率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势必降低,如何在提升电池比功率的情况下,兼顾电池能量密度。这需要多方面技术共同发展,如电池结构设计、电池材料体系选择、充电方法设计、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申请号为201811642254.8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高能量密度快充型锂离子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260Wh/kg以上;充电速度也大幅提升,满足在15min内充入80%以上的电量,且不析锂,同时该电池循环性能好,在+0.5C/-1C的充放电倍率下循环1500周,容量保持率大于80%,但是不能保证快充时的循环寿命,也不能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拱一种镍钴锰酸锂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使制得的电池循环性能好、充电速度快、安全性能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镍钴锰酸锂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后组装、注电解液、封口,然后在38℃~42℃搁置34~38小时,制成电池;
B、预充电前对电池进行第一次辊压;
C、预充电:对电池进行预充电,充入电量为额定容量的20%~40%;
D、在38℃~42℃搁置34~38小时后,对电池进行第二次辊压;
E、化成;
F、分容;
其中:所述镍钴锰酸锂的分子式为LiNixCoyMnzO2,其中,0.50≤x≤0.80,0.10≤y≤0.30,x+y+z=1;所述正极极片涂布面密度≥24mg/cm2;所述负极极片涂布面密度≥13mg/cm2;所述第一次辊压和所述第二次辊压的时间均为5~10秒,两次辊压时两辊缝之间的距离H2与电池辊压前的厚度H1满足:H2=H1-0.2mm,两次辊压温度为电池生产环境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03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