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井口用旋流式除砂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78669.3 | 申请日: | 201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5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臣;王清伟;张衡;刘正;孙长海;李志;赵丹;刘洪俊;孟剑锋;罗海生;庄秀禹;颜廷虎;邹宏刚;宋晶鑫;刘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臣 |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B01D21/26;F16K17/3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2 | 代理人: | 黄晓霞 |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井口 用旋流式 除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井口用旋流式除砂器,具体涉及除砂器领域,一种油田井口用旋流式除砂器,包括支架、压力调节阀、筒体、连接螺杆、法兰,筒体的两端分别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压力调节阀、法兰分别安装于筒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筒体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孔,筒体的底部通过连接螺母安装有连接法兰、阀门、排砂法兰、沉砂体。本发明通过在进液口设置一套独立的无需供电的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使得该装置可通过进液口出的油液本身压力变化,通过阀门智能控制把进液口处油液压力微小变化进行放大,反馈到阀门两压力室,调节阀口开度,达到调节阀后油液压力的目的,无需更换外部接管管径或更换其他规格的除砂器,大大增加该装置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砂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具体为一种油田井口用旋流式除砂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田井口采油和试油作业中,原油通过地下采集,输送到地面,再由输送管线或运输车运送到油厂,在此过程前要通过除砂器进行除砂,否则原油中的砂粒会磨损运输车等承装设备;现所采用的普通除砂器,在排砂分离筒内易堵塞排砂长孔,使油液中的杂质排出不彻底,排砂效果差;同时在排砂空腔内,容易滞留杂质需要经常清理,使用十分不便,十分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71660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油田井口用高效旋流式除砂器,参考说明书附图5和6,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排砂空腔9采用以连通孔为中心两侧呈外窄内宽的锥形空腔,同时排砂长孔802呈右旋状圆周分布且其轴线方向与筒体3内壁相切,因此有效使杂质颗粒集中在连通孔15处,使排砂效果更好;能够防止在排砂空腔9出现杂质残留;同时由于排砂长孔802采用长孔的形式,增加了排砂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
一、由于该旋流除砂器在进行选型时须考虑处理油液量,外部接管管径,管道工作压力,在特定的水量以及水压等因素情况下必须选用型号合适的装置才能进行除砂操作,而通常油井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其出油量和油液压必然会变化,必须通过调节外部接管管径或更换其他规格的除砂器才能适应新的油液压力变化,这种方式耗时长且成本高额;
二、由于该旋流除砂器采用圆柱状排砂分离筒,在实际使用中对于直径不大于0.1毫米至3毫米的砂粒除净效果较佳,除净率最高只能达到80%,对于0.1毫米左右的沙砾或低于0.1毫米以下的沙砾必须进行二次处理,否则无法j进行后续的水洗-沉降除砂,因此使用该设备时必须并联多个装置进行不同孔径的排砂分离筒重复除砂最终达到需求。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通用性高的除砂范围大的油田井口用旋流式除砂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田井口用旋流式除砂器,通过在进液口设置一套独立的无需供电的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使得该装置可通过进液口出的油液本身压力变化,通过阀门智能控制把进液口处油液压力微小变化进行放大,反馈到阀门两压力室,调节阀口开度,达到调节阀后油液压力的目的,无需更换外部接管管径或更换其他规格的除砂器,大大增加该装置实用性;另外,本发明通过锥形排砂分离筒与锥形螺旋叶片,在油液进入该流式除砂器后,锥形排砂分离筒与锥形螺旋叶片使得沿筒体的周围切线方向形成斜向的离心力越来越大,使得油液中小颗粒的沙砾也能因巨大离心力甩出排砂分离筒与油液分离,使得该装置的除砂粒的范围更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臣,未经王立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86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