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款腕带可调的电子血压计及腕带松紧度判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8149.2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7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镇;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可孚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25 | 分类号: | A61B5/0225 |
代理公司: | 43226 长沙中科启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任合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腕带 电子血压计 处理芯片 电动马达 齿轮组 松紧度 腕式血压计 测量血压 齿条 腕式电子血压计 啮合 齿轮组传动 驱动齿轮组 表面开设 手腕结构 可调的 传动 壳体 排线 捆绑 体内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一款腕带可调的电子血压计及腕带松紧度判别方法,在常规腕式电子血压计的基础上,还包括处理芯片、齿轮组、电动马达,本发明电子血压计的腕带面向壳体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齿条,所述处理芯片安装在电子血压计的PCB电路板上,所述齿轮组以及电动马达安装在电子血压计的壳体内,所述齿轮组与腕带上的齿条相啮合,在电动马达的驱动下通过齿轮组传动调整腕带的松紧度,所述电动马达通过排线与处理芯片连接,在处理芯片的控制下驱动齿轮组传动。本发明具有自动调节及判断腕带松紧度是否合适的功能,使得腕式血压计根据每个人的手腕结构不同而可以准确的测量血压,解决腕式血压计因为腕带捆绑不当而引起测量血压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血压计,特别是涉及一款腕带可调的电子血压计及腕带松紧度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腕式电子血压计对监测血压,关注血压波动,辅助医生诊断处方,对高血压的监测治疗有重要意义。工作中的腕式电子血压计首先是要把袖带捆在手臂上,然后就会对袖带自动充气,当到了一定压力后就会停止加压,接着就开始放气。当逐渐放气时,你会看到屏幕显示的振荡波数越来越大。这个数达到一个最大点之后就又会再放气,而这时的放气是由于袖带与手臂的接触慢慢变松,同时此压力传感器上的数值越来越小。其利用的原理是采用示波法,这个示波法也叫震荡法,就是将袖带加压到阻断肱动脉血流为止,之后就会缓慢减压,而这其间手臂中会传出声音和压力小脉冲来。最后仪器能自识别从手臂中传到袖带中的这个小脉冲,而且还会识别收缩压和舒张压,从而得出血压值,如此使用者就能够轻易、简单明了的知道自己的血压值。
但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各种各样的人,手腕粗细都不一样,绑袖带的松紧度有的过松,气囊内充气量要比正常时多,所测得的血压就高于实际血压;有的过紧,气囊内较少的充气量(袖带内压力)便能阻断动脉血流,故测得的血压偏低;袖带位置过低,实际压迫肱动脉的气囊变窄,这时需要更多的充气量才能阻断动脉血流,所测得的血压就高于实际血压。或者体位、姿势不正确,或者测量环境有较大噪音影响,造成机器测出的数值有偏差或者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款腕带可调的电子血压计,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血压计检测血压不够精准以及腕带不能自动调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款腕带可调的电子血压计,在常规腕式电子血压计的基础上,还包括处理芯片、齿轮组、电动马达,此外,与常规腕式电子血压计不同的是,本发明电子血压计的腕带面向壳体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齿条,所述处理芯片安装在电子血压计的PCB电路板上,所述齿轮组以及电动马达安装在电子血压计的壳体内,所述齿轮组与腕带上的齿条相啮合,在电动马达的驱动下通过齿轮组传动调整腕带的松紧度,所述电动马达通过排线与处理芯片连接,在处理芯片的控制下驱动齿轮组传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处理芯片为瑞萨H1D MCU。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齿轮组包括输出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以及传动轴,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同轴连接输出齿轮,输出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传动轴连接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均和腕带上设置的齿条啮合,用以带动腕带平行运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当中的腕带可调的电子血压计,具有自动调节及判断腕带松紧度是否合适的功能以及手动调整和保存功能,使得腕式血压计根据每个人的手腕结构不同而可以准确的测量血压,解决了腕式血压计因为腕带捆绑不当而引起测量血压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可孚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可孚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81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