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钻井液用降滤失剂用连续式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7960.9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6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赵彦华;刘祥国;李晓刚;王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启顺京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13/18;B02C13/28;B02C13/30;B02C18/10;B02C18/18;B02C18/24;B02C2/10;B02C23/02;B02C23/08;F26B23/06;B07B1/28;B07B1/42 |
代理公司: | 11560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洪余节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室 隔板 间歇进料 加工腔 进料口 连续式生产装置 连续式进料 电机驱动 降滤失剂 排料口 真空泵 钻井液 筒体 电机 连续式生产 筒体内部 无缝对接 一端设置 轴向方向 封闭 抽真空 连通处 醇洗 磨碎 排料 连通 上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钻井液用降滤失剂用连续式生产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内部为加工腔;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连续式进料装置,连续式进料装置包括间歇进料室、持续进料室、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二真空泵,间歇进料室的进料口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隔板封闭或打开进料口;第二真空泵用于对间歇进料室抽真空,间隙进料室的排料口和持续进料室的进料口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隔板封闭或打开间隙进料室的排料口,持续进料室的排料与加工腔连通;加工腔内沿着轴向方向设置有磨碎组件。本发明提供的新型钻井液用降滤失剂用连续式生产装置,实现真空干燥的连续式生产,与上游的醇洗实现无缝对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钻井液用降滤失剂用连续式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降滤失剂为钻井液中不可或缺的添加剂,其用于在钻井过程中附着到井壁上形成隔离层以防止钻井液的滤失。现有技术中的降滤失剂,其生产步骤大多包括溶解、反应、醇洗、真空干燥以及磨碎这五步,这其中,溶解和反应可在搅拌釜中进行,醇洗可以反应塔中进行,真空干燥有真空干燥机,磨碎有磨碎机,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7828024A,名称为《聚合物滤失剂的制备方法》,以及申请公布号为CN108130059A,名称为《钻井液用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提供的均是这样的降滤失剂的制备方法。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反应塔的醇洗可以连续式生产,而真空干燥剂囿于真空度的要求,却无法连续式生产,这使得醇洗和真空干燥这两个工序之间出现了脱节,必须配备一个储料装置,给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钻井液用降滤失剂用连续式生产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钻井液用降滤失剂用连续式生产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部为加工腔;
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连续式进料装置,所述连续式进料装置包括间歇进料室、持续进料室、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二真空泵,所述间歇进料室的进料口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隔板封闭或打开所述进料口;所述第二真空泵用于对所述间歇进料室抽真空,所述间隙进料室的排料口和所述持续进料室的进料口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隔板封闭或打开所述间隙进料室的排料口,所述持续进料室的排料与所述加工腔连通;
所述加工腔内沿着轴向方向设置有磨碎组件,所述筒体的壳体上与所述磨碎组件相对的部位设置有加热件;
还包括第一真空泵,所述第一真空泵用于对所述加工腔抽真空。
上述的新型钻井液用降滤失剂用连续式生产装置,所述间歇进料室的下部为径向尺寸逐渐缩小的结构,所述第二隔板位于所述间歇进料室的底部。
上述的新型钻井液用降滤失剂用连续式生产装置,所述间歇进料室的上部为径向尺寸逐渐缩小的结构,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间歇进料室的顶部。
上述的新型钻井液用降滤失剂用连续式生产装置,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远端均设置有楔形部,楔形部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垫,所述楔形部和弹性垫嵌入所述间歇进料室的壁板中。
上述的新型钻井液用降滤失剂用连续式生产装置,所述磨碎组件包括中心轴、打碎条以及磨碎筒;
多个所述打碎条辐射状连接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磨碎筒通过与所述加工腔的内壁的配合实现磨碎;各所述打碎条位于所述加工腔内上部,所述磨碎筒位于所述加工腔内下部;
磨碎电机驱动所述中心轴。
上述的新型钻井液用降滤失剂用连续式生产装置,各所述打碎条的轴向投影覆盖所述加工腔的径向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启顺京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启顺京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79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