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传递像机的大型结构件实时形变监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77476.6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5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何川;胡昌华;刘炼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6T7/8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71002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传递 大型 结构件 实时 形变 监测 方法 | ||
1.基于传递像机的大型结构件实时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建立三个三维直角坐标系,三个三维直角坐标系分别为世界坐标系W-XWYWZW、以测量像机(6)的测量中心为原点的测量像机坐标系C-XCYCZC和以传递像机(5)的测量中心为原点的传递像机坐标系CT-XTYTZT,其中,测量像机(6)和传递像机(5)均安装在运动平台(4)上,运动平台(4)通过滑轨围绕大型结构件(1)移动,测量像机(6)的镜头朝向大型结构件(1),传递像机(5)的镜头朝向地面,大型结构件(1)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供测量像机(6)采集且坐标未知的非标志点(3),大型结构件(1)下侧地面周侧设置有多个供传递像机(5)采集且坐标已知的标志点(2);
步骤二、获取传递像机的外参数:根据公式并结合位姿估计算法计算传递像机坐标系CT-XTYTZT与世界坐标系W-XWYWZW间的位姿旋转矩阵RWT和平移矩阵TWT,其中,X为一个已知坐标的标志点(2)在世界坐标系W-XWYWZW中的X轴方向的坐标,Y为一个已知坐标的标志点(2)在世界坐标系W-XWYWZW中的Y轴方向的坐标,Z为一个已知坐标的标志点(2)在世界坐标系W-XWYWZW中的Z轴方向的坐标,KT为预先标定的传递像机(5)的内参数,Zc为本步骤中一个已知坐标的标志点(2)到传递像机(5)光心的距离在光轴方向的投影,u为传递像机(5)上的一个特征像点在传递像机(5)像素坐标系中u轴方向的坐标,v为传递像机(5)上的一个特征像点在传递像机(5)像素坐标系中v轴方向的坐标,传递像机坐标系CT-XTYTZT与世界坐标系W-XWYWZW间的位姿旋转矩阵RWT和平移矩阵TWT共同构成传递像机的外参数,[KT 0]为一个3×4的矩阵,为一个4×4的矩阵;
步骤三、获取测量摄机的外参数:根据空间点在传递像机坐标系CT-XTYTZT下和世界坐标系W-XWYWZW下的齐次坐标关系,以及空间点在传递像机坐标系CT-XTYTZT下和测量像机坐标系C-XCYCZC下的齐次坐标关系,得因此,其中,XW为空间点在世界坐标系W-XWYWZW下的齐次坐标,XT为空间点在传递像机坐标系CT-XTYTZT下的齐次坐标,XC为空间点在测量像机坐标系C-XCYCZC下的齐次坐标,RCT为预先标定的传递像机坐标系CT-XTYTZT与测量像机坐标系C-XCYCZC间的位姿旋转矩阵,TCT为预先标定的传递像机坐标系CT-XTYTZT与测量像机坐标系C-XCYCZC间的平移矩阵;
再结合空间点在测量像机坐标系C-XCYCZC下和世界坐标系W-XWYWZW下的齐次坐标关系得XC=RWCXW+TWC,其中,RWC为测量像机坐标系C-XCYCZC与世界坐标系W-XWYWZW间的位姿旋转矩阵,TWC为测量像机坐标系C-XCYCZC与世界坐标系W-XWYWZW间的平移矩阵,测量像机坐标系C-XCYCZC与世界坐标系W-XWYWZW间的位姿旋转矩阵RWC和平移矩阵TWC共同构成测量像机的外参数,联立得
步骤四、获取测量摄机的内参数,过程如下:
步骤401、运动平台(4)通过滑轨围绕大型结构件(1)移动,通过测量像机(6)在两处不同位置对同一区域进行拍摄,分别得到图像Framei和图像Framej,根据公式pjnTFijpin=0,求解图像Framei和图像Framej之间的基础矩阵Fij,其中,pin为图像Framei中位于图像Framei和图像Framej中的公共空间点对应的像点的齐次坐标且pin=(uin,vin,1)T,pjn为图像Framej中位于图像Framei和图像Framej中的公共空间点对应的像点的齐次坐标且pjn=(ujn,vjn,1)T;
步骤402、根据公式获取位于图像Framei中空间点在传递像机坐标系CT-XTYTZT下的齐次坐标XT,i、以及位于图像Framej中空间点在传递像机坐标系CT-XTYTZT下的齐次坐标XT,j,其中,RWT,i为位于图像Framei中空间点在传递像机坐标系CT-XTYTZT与世界坐标系W-XWYWZW间的位姿旋转矩阵,TWT,i为位于图像Framei中空间点在传递像机坐标系CT-XTYTZT与世界坐标系W-XWYWZW间的平移矩阵;RWT,j为位于图像Framej中空间点在传递像机坐标系CT-XTYTZT与世界坐标系W-XWYWZW间的位姿旋转矩阵,TWT,j为位于图像Framej中空间点在传递像机坐标系CT-XTYTZT与世界坐标系W-XWYWZW间的平移矩阵,因此,
结合空间点在传递像机坐标系CT-XTYTZT下和测量像机坐标系C-XCYCZC下的齐次坐标关系,得XC,j=RC,ijXC,i+TC,ij,其中,XC,i为位于图像Framei中空间点在测量像机坐标系C-XCYCZC下的齐次坐标,XC,j为位于图像Framej中空间点在测量像机坐标系C-XCYCZC下的齐次坐标,RC,ij为图像Framei和图像Framej下测量像机的位姿旋转矩阵且TC,ij为图像Framei和图像Framej下测量像机的平移矩阵且
利用基础矩阵对摄机进行自标定,得其中,λ为非零常数因子,[TC,ij]×为平移矩阵TC,ij的反对称矩阵,Ki为测量像机(6)获取图像Framei时的内参数,Kj为测量像机(6)获取图像Framej时的内参数;
对进行转换,得KjTFijKi=λ[TC,ij]×RC,ij,利用LM优化算法对KjTFijKi=λ[TC,ij]×RC,ij进行迭代求解,获取测量摄机的内参数;
步骤五、非标志点的测量:利用光束平差方法结合测量像机(6)的内外参数以及公共空间点对图像Framei和图像Framej中非标志点(3)进出求解,获取非标志点(3)的世界坐标,监测该大型结构件(1)上对应区域形变;
步骤六、多次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五,直至完成对大型结构件(1)一周的实时形变测量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74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