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材料吸声隔声测试方法及其可调变位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6729.8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9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丹;原房彤;李卓;赵武;赵钊;刘旭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11 | 分类号: | G01N29/11;G01N29/22;G01N29/265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一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2 | 代理人: | 郜廷伟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材料 吸声 测试 方法 及其 可调 变位 装置 | ||
1.一种可调变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调变位测试装置至少包括可调变位测试单元,所述可调变位测试单元至少包括测试模块;所述测试模块包括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可调节契合的上测试模块和下测试模块;所述上测试模块为可升降模块,通过升降而远离或靠近下测试模块,该上测试模块包括相互相交成直角的第四测试板、第五测试板、第六测试板,第四测试板、第五测试板、第六测试板的相对位置固定组成上凹的半包围结构;所述下测试模块为可旋转变位模块,包括相互相交成直角的第一测试板、第二测试板和第三测试板,第一测试板、第二测试板和第三测试板可相对位移且组成下凹的半包围结构;第四测试板、第五测试板、第六测试板中的一个设置有波发生器,其余的两个测试板和第一测试板、第二测试板、第三测试板设置有声表面波传感器;
所述可调变位测试单元包括转动模块;所述转动模块包括支撑平台、设置于支撑平台上可转动的旋转平台、固定在旋转平台上的支撑块和支撑板、固定在旋转平台周部的两个换向器;所述第二测试板设置有Z形空槽,该Z形空槽处嵌设有第一测试板、第三测试板和滑块;所述滑块为工字型,沿第二测试板的水平方向空槽实现滑块与水平方向空槽的槽型相适配的滑动配合,使滑块沿第二测试板的水平槽型导向滑动;所述第一测试板的背面设置有燕尾凸起结构,所述第二测试板在垂直方向设置有与燕尾凸起结构相适配的燕尾空槽,以实现与第一测试板的燕尾凸起结构沿第二测试板垂直方向上的滑动配合;所述第三测试板的背面设置有燕尾凸起结构,所述滑块相应的设置有与第三测试板燕尾凸起结构相适配的燕尾槽,与第三测试板实现在滑块中燕尾槽的滑动配合,所述第三测试板的燕尾长度方向与第一测试板燕尾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测试板、第二测试板、第三测试板两两垂直以使该三个测试板的测试表面形成并半包围结构;
当所述上测试模块下降靠近下测试模块契合时,第一测试板、第二测试板、第三测试板和第四测试板、第五测试板、第六测试板形成包围结构的测试舱,长方体结构的多孔材料被测试样内置于测试舱中,被上、下测试模块夹住,波发生器对多孔材料被测试样的一个表面进行应力波的加载,波发生器发射的应力波经多孔被测试样在材料各方向吸能和损失后,各方向剩下的应力波由其对侧的声表面波传感器及剩下的其它方向上的表面波传感器接收,完成多孔材料被测试样第一个方向的吸声隔声性能测试;当所述下测试模块转动变位后,换位相对的第一测试板、第二测试板、第三测试板和第四测试板、第五测试板、第六测试板形成包围结构的测试舱,再完成多孔材料被测试样第二个方向的吸声隔声性能测试;然后再次换位依次完成多孔材料被测试样第三个方向的吸声隔声性能测试;第一测试板、第二测试板、第三测试板的相对平移可改变测试舱的大小,以适应被测试样尺寸的改变;所述上测试模块上升远离下测试模块时,可取出或放置多孔材料被测试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变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换向器的中心与旋转平台中心的连线夹角为120度;所述第一测试板固定在支撑块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测试板、第三测试板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换向器上,且相对于各自的换向器上升或下降,以确保第一测试板、第二测试板、第三测试板的相对位移;所述第一测试板、第二测试板、第三测试板的测试表面与水平面的二面角都为45度;相应的所述第四测试板、第五测试板、第六测试板的测试表面与水平面的二面角也都为45度;以保证当上测试模块与下测试模块靠近时,所述第一测试板、第二测试板、第三测试板、第四测试板、第五测试板、第六测试板的测试表面能够严密契合,组成密闭的测试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变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包括换向器箱体和设置于换向器箱体内的两个角接触轴承,两个角接触轴承上分别对应设有支撑第一齿轮的旋杆和支撑第二齿轮的螺杆,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旋杆与第一齿轮过盈连接,伸出换向器外部的旋杆同轴设置有刻度旋钮;所述螺杆与第二齿轮过盈连接,伸出换向器外部的螺杆上有螺纹并通过螺纹同轴连接有套杆;所述第二测试板、第三测试板分别固定在对应换向器的套杆顶部,所述换向器的螺杆轴线方向与旋转平台的上平面交错角为45度;当所述旋杆转动时,与旋杆齿轮传动的螺杆同步转动,实现螺杆上的套杆产生直线移动,最终推动套杆顶部的第二测试板或第三测试板斜向上或斜向下直线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67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