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碲化锌表面制备聚苯乙烯微球阵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6631.2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1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周策;徐亚东;张滨滨;汪雅伟;张博欣;杨文慧;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3/00 | 分类号: | C08J3/00;C09D125/06;B82Y40/00;C08L25/0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碲化锌 表面 制备 聚苯乙烯 阵列 方法 | ||
1.一种在碲化锌表面制备聚苯乙烯微球阵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碲化锌晶锭沿110方向定向切割成长宽高分别为10×10×2mm3的晶片备用;
步骤二、将切割好的晶体先利用MgO水浊液进行粗抛,直至无肉眼可见划痕;随后利用体积比为H2O2:硅溶胶=1:1的细抛液对晶体进行细抛,直至达到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划痕,表面达到镜面效果;随后,将抛光好的晶体放入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30分钟后,用氮气吹干后放入真空箱内真空保存备用;
步骤三、采用浓度为5~40g/L的聚苯乙烯微球溶液,与浓度为1~5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按照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并将配好的前驱体溶液进行超声分散1~3小时;
步骤四、将晶体放置在离心旋涂装置上,晶体距离旋涂中心1~2cm距离;将转速设置成300rmp~1200rmp,然后将配置好的前驱体溶液用移液枪均匀地滴在晶体上,待前驱体溶液中的气泡完全消失后,启动离心旋涂装置,旋涂20~100s后将晶体取下;
步骤五、将晶片放置在加热台上在40~80℃条件下将前驱体溶液中剩余水分完全蒸干,保证聚苯乙烯微球粘附在晶体上;最后将晶体放入真空箱中保存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66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