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桑机的割叶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6226.0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7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韦相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相庆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6300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割叶 往复活动 配合部件 上面板 圆弧刀 叶子 机电技术领域 快速切割 直线往复 下底板 桑叶 采桑 护杆 卡死 皮屑 叶汁 电机 采摘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采桑机的割叶部件,属于农业机电技术领域,包括上面板、下底板、电机、连杆,还包括一个能割叶子的设在上面板上的割叶部件,割叶部件为作圆弧往复活动的圆弧刀或为作直线往复活动的直板刀;或为可往复活动的圆弧刀加上配合部件圆弧杠;或为可往复活动的直板刀加上配合部件护杆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割叶部件能快速切割叶子,结构简单且该割叶部件不易被叶汁、皮屑卡死,提高了蚕农采摘桑叶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便携式采桑机”的分案申请,原母案申请日为2016年11月30日、申请号为201611075788.8、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便携式采桑机”,本次分案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割桑叶,属于农业机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南方桑蚕区农民采摘桑叶喂蚕时,绝大部分用手工采摘桑叶,劳动强度大、费力费时、效益低。而目前现有的剪叶机,存在缺陷是不能割叶。本人于2015年申请的名称为“一种采叶机”、申请号为“201510258871.8”的发明专利申请,虽然提出了解决上述缺陷的技术方案,经本人制作出样机到桑地里试用,又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其一是转动部件过多,易被叶梗的皮屑、叶汁卡死,在采叶机中,圆弧动齿刀在定齿刀的外缘转动,挡口尖板又在圆弧动齿刀外缘转动,运转起来容易被叶梗落下的皮屑、叶汁卡住或生锈而卡住,一亩桑有1万根以上的桑枝,使用之前本人的“采叶机”,据试用,每采到1000根桑枝时,被皮屑卡住而停下来消除障碍,每亩要清除10次,误时误工、速度慢;其二是不利于组装及其产业化;其三是重量过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快速割叶的采桑机的割叶部件,能有效地切割桑叶,且该割叶部件不易被叶汁、皮屑卡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采桑机的割叶部件,包括上面板、下底板、电机、连杆,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能割叶子的设在上面板上的割叶部件。
所述割叶部件为作圆弧往复活动的圆弧刀或为作直线往复活动的直板刀;或为可往复活动的圆弧刀加上配合部件圆弧杠;或为可往复活动的直板刀加上配合部件护杆杠。
电机与齿轮直接相连接,为了使机子重量更轻,在进入桑地的割叶实践中,想出了把电机与齿轮分离的机型,见图1—1和图2。用软轴把齿轮和电机连接起来,电机通过软轴驱动小伞形齿轮或直接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相互啮合,所以第二齿轮也跟着转动,导致主动轴转动及其上的传送带也转动。电机与齿轮分离后,使整个机型更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割叶部件能快速切割叶子,结构简单且该割叶部件不易被叶汁、皮屑卡死,提高了蚕农采摘桑叶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采桑机的割叶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用软轴驱动时,电机软轴、上面板、手把与割叶部件的位置关系图。
图2是本发明的直板动刀与护杆杠、电机与软轴、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位置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中的电机、齿轮、连杆与圆弧刀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当割叶部件为钢片刀时各组件的位置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当割叶部件为直板刀时,直板刀与护杆杠、上面板的位置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1是本发明中当割叶部件为直板刀时,直板刀与面板、直槽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当割叶部件为圆弧刀时,圆弧刀与圆弧护杆杠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1是本发明中,当割叶部件为圆弧刀时,圆弧刀与圆弧护杆杠的正视图。
图5-2是本发明中,当割叶部件为圆弧刀时,圆弧刀与上面板、圆弧槽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相庆,未经韦相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6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