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系统及其电池管理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5699.9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8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周俭节;马伟;李金生;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H01M10/42;H04L12/4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钱娜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簇 储能系统 电芯参数 上传 采集 大容量数据 以太网通讯 电池管理 录波数据 实时交互 特征数据 需求满足 | ||
本发明提供的储能系统及其电池管理方法和系统,其各个BMU将采集得到的电芯参数上传至对应的CMU;然后由CMU根据接收到的电芯参数以及采集到的电池簇参数,判断相应电池簇是否出现故障;若电池簇运行正常,则对应CMU将相应的电池簇特征数据通过CAN通讯上传至SMU;而若电池簇出现故障,则对应CMU将相应的录波数据通过以太网通讯上传到所述SMU;相比现有技术提高了储能系统中大容量数据的实时交互需求满足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及其电池管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化学储能在电力系统中也相应得到大规模发展。针对当前单机MWh级典型应用容量,储能系统中的电池通常由多个并联的电池簇组成,每个电池簇内均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电芯。
由于电池在系统中相对脆弱,过充、过放、大电流冲击等,都会危及电池安全,因此,储能系统通常需要配置有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来实现对于电池的电压、电流及温度等采集信息的实时上传,以及,对于电池中众多开关的控制信息的及时下发,进而实现对于电池充放电的合理控制。
而电池中的上述信息,又分为并联电池簇级、单电池簇级以及电芯级,其电池簇数量、尤其是电芯数量较大,将会导致交互信息的数据容量巨大。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面对电池多级监控的信息传递工作,通常难以满足大容量数据的实时交互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及其电池管理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大容量数据的实时交互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电池管理方法,应用于所述储能系统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储能系统的电池管理方法包括: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各个BMU(Battery Management Unit,电池管理单元),将采集得到的电芯参数上传至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对应的CMU(Battery control managementunit,电池簇管理单元);
所述CMU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芯参数以及采集到的电池簇参数,判断相应电池簇是否出现故障;
若电池簇运行正常,则所述CMU将相应的电池簇特征数据通过CAN通讯上传至SMU(Battery System Management Unit,系统电池管理单元);
若电池簇出现故障,则所述CMU将相应的录波数据通过以太网通讯上传到所述SMU。
可选的,在所述CMU将相应的录波数据通过以太网通讯上传到所述SMU之后,还包括:
所述SMU的外扩大容量存储单元,对所述录波数据进行存储。
可选的,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各个电池管理单元BMU,将采集得到的电芯参数上传至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对应的电池簇管理单元CMU之后,还包括:
各个所述CMU在满足相应的预设上传条件时,将接收到的所述电芯参数以及采集到的所述电池簇参数,通过以太网通讯上传到所述SMU和/或上位机。
可选的,在所述CMU将相应的电池簇特征数据通过CAN通讯上传至系统电池管理单元SMU之后,还包括:
所述SMU将各个电池簇的运行状态参数通过CAN通讯发送至所述储能系统中储能逆变器PCS的控制器。
可选的,在任意步骤前后,还包括:
所述SMU在接收到上位机通过以太网通讯发送的CMU软件升级包时,将所述CMU软件升级包通过以太网通讯下发至各个所述CM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56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