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式分枕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5330.8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9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罗丹丹;刘伟;汪鸿江;王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2 | 分类号: | E01B29/02 |
代理公司: | 11710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中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枕 驱动机构 伸缩机构 小车 同步伸缩 自动式 控制系统信号 施工技术领域 单独控制 工作能力 轨排组装 互不干涉 控制系统 无砟轨道 轨枕 平稳性 驱动 申请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动式分枕设备。该自动式分枕设备包括机架和多个分枕小车,每相邻的两个分枕小车之间均设有伸缩机构,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分枕小车之间的两个伸缩机构连接有用于带动其同步伸缩的驱动机构,每个驱动机构均与分枕平台的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本申请在各个分枕小车之间均设置有伸缩机构和驱动机构,各个驱动机构通过控制系统单独控制,使得每个驱动机构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可实现单独工作,满足各种不同轨枕间距的需求,施工快,效率高,同时具备连续工作能力,提高了轨排组装效率,且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同时驱动两个伸缩机构工作,确保两个伸缩机构同步伸缩,增加调节过程的平稳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式分枕设备。
背景技术
铁路轨道通常由两条平行的轨道组成,轨道固定放在轨枕上,轨枕之下为路碴。由轨撑、扣件、压轨器、道夹板、弹条、铁路道钉等铁路配件紧固。
铁路轨道施工主要包括直铺法、换铺法和轨排法。其中轨排法最为常用,轨排法施工中主要用到的施工设备为分枕平台。分枕平台包括分枕平台主梁、轨道和放置轨枕的分枕小车,轨道设置在分枕平台主梁上,分枕小车为多个,各个分枕小车通过铰链依次连接设置在轨道上。施工前,利用人工配合轨枕吊具将轨枕安装在各个分枕小车上,安装完毕后,牵引处于端部的分枕小车,铰链逐渐打开直至完全张开后,各个分枕小车运动到位后,将轨排安装在轨枕上,再通过专用吊具将轨排和轨枕吊装到工作位,增加工作效率。但是,这种分枕平台的设计方式还存在以下缺陷:
(1)各个分枕小车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是由铰链完全张开后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确定的,因此,该种分枕平台只能使用在规定轨枕间距的轨排框架上,存在使用的局限性;
(2)施工过程中,当某处的轨排框架的轨枕间距出现变化时,需要重新设置各个分枕小车之间的距离,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式分枕设备。
上述自动式分枕设备包括机架和多个在所述机架上行走的分枕小车,多个所述分枕小车沿着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排列,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分枕小车之间均设有两个用于调节其间距的伸缩机构,两个所述伸缩机构沿着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分枕小车之间的两个所述伸缩机构连接有用于带动其同步伸缩的驱动机构,每个所述驱动机构均与分枕平台的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沿着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伸缩机构分别通过一个换向组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并通过所述换向组件带动两个所述伸缩机构同步伸缩。
可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彼此滑动配合的套管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设有螺纹段,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分枕小车上,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分枕小车连接;所述换向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伸缩杆的外周的涡轮,所述涡轮与所述螺纹段螺纹配合,所述传动轴包括联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联动轴两端的蜗杆,所述涡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其中一个所述蜗杆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可选的,所述分枕小车上设有安装架,所述套管穿设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伸缩杆的端部铰接在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安装架上。
可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可供所述套管穿过的通孔以及用于铰接所述伸缩杆的铰支座,相邻两个所述分枕小车上的所述通孔和所述铰支座的设置位置相反。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两条轨道,所述分枕小车的底部两侧均设有走行轮和导向轮,所述走行轮用于在所述轨道的顶部行走,所述导向轮用于在所述轨道的内侧行走。
可选的,所述分枕小车的底部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沿着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个所述导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53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