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路面坑槽接缝处防水封边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75050.7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候雪芬;李娇娇;宋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兴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1/00 | 分类号: | E01C11/00;E01C7/18;E01C7/22;E01C1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路面 接缝 水封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坑槽接缝处防水封边施工方法,开挖方形基槽,使用经纬仪对坑槽进行定线,测量直线路段的坑槽分别沿原路面纵横向的长度,或测量圆弧路段的坑槽沿圆弧的直径方向的横边长度以及相切于圆弧边缘的纵边长度,从而得出需要开槽的尺寸,开槽必须成方形或矩形,同时线框必须保持与路中线平行或垂直,开槽遵守“圆洞方开”的原则,用切割机沿画线位置进行切割,禁止用铁镐直接进行,通过对沥青路面坑槽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修补、碾压之后,对接缝处表面采用涂刷环氧沥青粘结剂、铺设无纺布及涂刷SBS改性沥青并洒布碎石等进行加强处理,有效保证了接缝处的连接强度,大幅降低了接缝受力,延长坑槽修补的使用年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路面坑槽接缝处防水封边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沥青路面的沥青类结构层本身,属于柔性路面范畴,但其基层除柔性材料外,也可采用刚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刚性的水硬性材料。
在对沥青路面坑槽进行修补时,传统的路面修补方式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例如:在补槽时,施工的方式较为繁琐,成本浪费较大,周期长,且在坑槽修补后,使用的年限寿命较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沥青路面补槽时,施工的方式较为繁琐,成本浪费较大,周期长,且在坑槽修补后,使用的年限寿命较短的问题,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坑槽接缝处防水封边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沥青路面坑槽接缝处防水封边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工艺流程:
进一步地,开挖方形基槽,使用经纬仪对坑槽进行定线,测量直线路段的坑槽分别沿原路面纵横向的长度,或测量圆弧路段的坑槽沿圆弧的直径方向的横边长度以及相切于圆弧边缘的纵边长度,从而得出需要开槽的尺寸,开槽必须成方形或矩形,同时线框必须保持与路中线平行或垂直,开槽遵守“圆洞方开”的原则,用切割机沿画线位置进行切割,禁止用铁镐直接进行,在距离沥青道路病害边缘15cm处的画线位置垂直切割市政道路开槽形成方形基坑,切割时需连续作业,且切割至暴露出市政道路的基层材料;
进一步地,清理基槽,侧壁钻孔完成后,根据基槽大小,先采用人工或机械及时对基槽内挖除的破损沥青面层进行清理,然后再采用高压热吹风或喷砂处理方形基槽底面及侧壁每一个角落中的积水或浮尘,使方形基槽的底面和壁面圆孔露出来,确保坑槽底部坚实、平整;
进一步地,基槽底、侧壁洒布粘层油,基槽清理完成后,在方形基槽的底面、侧壁及所钻圆孔中洒布粘层油,以备后续施工新加入的材料能够与原有路面的材料紧密粘结。如在夏季白天洒布沥青透层油时,宜先在基槽底及侧壁上洒一遍水,适当湿润基层,避免粘层油水分过快蒸发,不利于粘层油向基层内渗透;
进一步地,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坑槽,为了增加新料与旧料粘结度,防止雨水渗入坑槽,适度喷洒乳化沥青,在对热拌沥青进行填充时,先从四周填满然后向中间填料,填充时中间要略高于四周高度差3-5cm,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对坑槽进行填充,一般采用密级配混合料。混合料应首先摊入槽壁四周,由周边向中间摊铺,并避免混合料离析,大面积修补时,热拌沥青混合料可用小型摊铺机摊铺,松铺系数约为1.2,;小面积修补时,则采用人工摊铺。摊铺后应尽快组织压路机碾压施工;
进一步地,碾压施工,用小型压实机机具将填补好的部位夯实,新填充的部位应略高于原路面,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步骤,碾压时,先碾压方形基坑四边再依次向中间推进,保证填补的沥青材料具有足够的密实度。碾压新旧路面交接线时,压路机的压实面大部分放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压路机与新旧路面交接线成45°的方向行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兴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兴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5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