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垂直轴浮式风机紧急制动的流体动力制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4273.1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8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施伟;张礼贤;林琳;宁德志;勾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7/06 | 分类号: | F03D7/06 |
代理公司: | 21200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动力 制动器 风机 紧急停机 叶片 转动 减速 海洋可再生能源 垂直轴风力机 传动系统 从动齿轮 带动齿轮 风机系统 紧急制动 驱动电机 制动系统 主动齿轮 垂直轴 状态时 浮式 转矩 制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垂直轴浮式风机紧急制动的流体动力制动系统,属于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垂直轴风力机与流体动力制动器相结合,在紧急停机状态时,驱动电机接受信号运行,带动齿轮传动系统工作,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随后流体动力制动器叶片打开,流体动力制动器开始工作,由水作用在流体动力制动器叶片上的阻力,产生转矩,从而实现风机的减速和制动,更好地实现风机系统在遭受极端风况时进行紧急停机操作,防止风机过速转动而遭受破坏。本发明成本较小、操作简单,对风机减速产生十分巨大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浮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与流体动力制动器相结合的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能源急剧短缺,可再生能源成为当今能源发展的趋势。在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起步较晚,未来风电的开发趋势将会逐渐由陆上风电转入海上风电。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开发主要集中在以固定式基础为主的浅海地区,风机基础以单桩基础、三桩以及高桩承台等传统基础为主。随着水深的增加,固定式基础的成本将会急剧上升,同时也在技术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深海中宜采用浮式基础作为海上风机的主要支撑结构。在深海中,可选用不同的浮式基础,例如Spar浮式平台、半潜平台以及张力腿平台(TLP)。风机的类型也主要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其中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也因塔架工艺简单、无偏航系统、可在地面安装、便于维修和检修等优点受到关注。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不同的是,在拥有Darrieus转子的垂直轴风力机中,风力机叶片采用定桨距控制。在来流风速超出限定值时,叶片不能自由转动以获得最适合风力发电的转速。并且在大型的垂直轴风力机中,只存在机械制动,难以配置空气制动装置,这使得风机在受到过大风速时,若机械制动装置失效,风机不能及时停机,从而导致风机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如何能够保证垂直轴风力机在极限或故障工况下紧急停机,是未来垂直轴风力机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本发明结合垂直轴风力机以及流体动力制动器,能够有效地解决垂直轴风力机因风速过大而失速,进而导致风力机遭受严重的破坏。这对于未来深海垂直轴风机战略部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传统的机械制动易产生磨损,且会增加机械部件的疲劳,应用有一定的局限。
发明内容
由于Darrieus(达里厄)垂直轴风力机叶片采用定桨距控制,在来流风速过大时无法进行变桨控制。本发明针对垂直轴风力机制动性能不够优良的前提下,针对现有的研究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垂直轴风力机的流体动力制动器集成系统。该制动器能有效利用水流,装置较为简单,并且易于安装,能够在来流风速过大时,通过流体动力制动器,减小转子转速,进而减少扭矩,配合机械动力刹车,达到紧急停机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垂直轴浮式风机紧急制动的流体动力制动系统,该流体动力制动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系统、锚链系统和流体动力制动器5。
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垂直轴风力机1、发电机2和半潜浮式平台3;所述半潜浮式平台3采用经典三立柱式结构,包括主体立柱和中心浮筒,三组主体立柱围绕中心浮筒通过桁架结构等间距刚性连接,用于提供浮力,当半潜浮式平台3中充满压载水,降低了系统的重心,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调节各主体立柱压载水的高度,达到整个结构的平衡。中心浮筒用于支撑垂直轴风力机1。所述的发电机2设置在半潜浮式平台3的中心浮筒上,发电机2顶部连接在垂直轴风力机1底部;所述垂直轴风力机1包括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和垂直轴风力机主轴,垂直轴风力机叶片的转动直接带动发电机2转子的转动,从而产生电能。
所述的锚链系统包括锚链4;锚链4一端通过导缆孔与半潜浮式平台3的主体立柱相连,锚链4另一端通过锚固系统与海床底部连接,从而维持浮体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4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