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贡献激励的区块链协作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4266.1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9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梁循;李孔博;薛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H04L6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王胥慧 |
地址: | 1008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贡献 激励 区块 协作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贡献激励的区块链协作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普通节点向资格评估节点申请注册资格;2)将任务拆分为若干主题任务,分别创建对应主题任务账本,并在每一主题任务账本中创建对应主题任务的若干子任务;3)普通节点向资格评估节点申请领取子任务;4)资格评估节点对普通节点所申请领取的所有子任务进行审核;5)普通节点向任务质量审核节点提交完成的子任务;6)任务质量审核节点计算普通节点完成的子任务的贡献激励和资格信用;7)任务质量审核节点分别遍历每一主题任务账本,找出每一完成的子任务内容质量评价分数最高的区块,并给与该区块对应的普通节点奖励,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区块链技术领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块链协作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贡献激励的区块链协作方法及系统,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区块链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任何节点均可参与数据库记录,同时数据不可篡改,其公开、透明、数据可追溯、数据不可篡改的特性为新一代的协作系统提供可靠的物理基础,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通过网络共识相互信任且连接在一起,从最初的比特币开始,共识激励一直是调节整个区块链网络工作效率的核心所在。
任何分布式协作系统的根本制度均应该是先有激励才有约束,通过建立合理高效的激励制度刺激整个系统积极发展,然后通过约束保持其健康程度。激励正是区块链的精髓所在,通过共识激励的方式刺激众多节点参与创建新的区块,且共同维护链条的延展存续。
现阶段众多规模大、复杂度高的任务均是通过任务拆解后经众包模式实现,众包模式就是将传统上由集中式中心化任务处理方式,通过分布式协作系统分解任务外包至大众群体来完成的一种组织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分布式协作系统通过支付贡献者任务奖励,鼓励贡献者参与。然而,任务众包模式存在下述缺点:1)参与者不固定,且数量一直在变。2)待分解的任务通常复杂性高,计算机无法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处理大规模高复杂性任务的基于贡献激励的区块链协作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贡献激励的区块链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普通节点向资格评估节点申请注册资格,资格评估节点给与该普通节点初始的资格信用;2)将任务拆分为若干主题任务,分别创建对应的主题任务账本,并在每一主题任务账本中创建对应主题任务的若干子任务;3)普通节点向资格评估节点申请领取子任务;4)资格评估节点根据普通节点的资格信用、贡献激励和奖励,对普通节点所申请领取的所有子任务进行审核;5)普通节点执行审核通过的子任务,向任务质量审核节点提交完成的子任务,并将完成的子任务以区块的形式记录在对应主题任务账本内,其中,每一区块内均包括该普通节点完成子任务的内容质量评价分数;6)任务质量审核节点计算普通节点完成的子任务的贡献激励和资格信用,对普通节点的贡献激励和资格信用进行更新;7)在每一主题任务账本的生命周期结束时,任务质量审核节点分别遍历每一主题任务账本,找出每一完成的子任务内容质量评价分数最高的区块,并给与该区块对应的普通节点奖励,对普通节点的奖励进行更新,完成区块链的协作。
进一步地,在普通节点向资格评估节点申请注册资格前,需要建立区块链的节点集群,并进行角色划分,其中,所述节点集群包括普通节点、资格评估节点和任务质量审核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1.1)普通节点首次加入分布式协作系统后,向资格评估节点申请注册资格;1.2)资格评估节点通过智能合约的审核规则,给与该普通节点初始的资格信用;1.3)资格评估节点记录普通节点初始的资格信用至资格信用账本。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3)中普通节点的资格信用越高,能够领取的子任务难度越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子任务包括子任务的具体内容、任务的难度系数、任务预计完成周期、待领取人和任务提交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大学,未经中国人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4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