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硬质化驳岸的生态重塑方法及生态重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3747.0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1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蕊;谈祥;李振宇;杨珊珊;陈向超;池赟;张莉亚;刘洋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9/02 |
代理公司: | 31127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玮<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质层 硬质化 加筋 恢复生态系统 生态修复技术 分层铺设 人工界面 湿生植物 水体净化 挺水植物 雨水冲刷 植物种植 自然景观 上端处 土工布 营养土 岸坡 块石 抛石 下端 水体 生态 河道 铺设 抵抗 扎根 美化 生长 景观 种植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城市硬质化驳岸的生态重塑方法及生态重塑结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硬质化驳岸的岸坡表面自下向上分层铺设营养土工布、营养土和加筋人工界面以构成重塑基质层;步骤b.在重塑基质层上种植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步骤c.在所述的重塑基质层的上端处布置块石,并在所述的重塑基质层的下端处布置抛石。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通过在硬质化驳岸坡面上铺设重塑基质层,形成利于植物扎根和生长的空间;通过对重塑基质层的加筋处理,增强其抵抗雨水冲刷和水体淘刷的能力;选择具有水体净化和景观优化作用的植物种植在重塑基质层上,恢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并丰富和美化河道的自然景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城市硬质化驳岸的生态重塑方法及生态重塑结构。
背景技术
岸堤是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独立的生态系统,它在水陆生态系统间物流、能流、生物流中发挥着如廊道、过滤器和天然屏障等功能。传统护岸工程往往是刚性护岸,大多使用混凝土修筑岸墙,在一定程度上给河流、海岸等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目前,我国仅城市河流护岸硬质化程度就已达到70%左右,硬质护岸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态景观的提高,同时给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造成了很不协调的格局。
城市硬质护岸生态修复的基本途径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一是破除硬质坡面后进行生态化改造,其本质等同于在退化的土质护岸上进行生态修复,对于退化的土质护坡生态修复,目前国内的技术较为成熟;另一方面,是直接在硬质坡面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其修复的基本思路主要是敷设基质、栽种植物。针对硬质护岸生态修复的两种基本途径,国内外都在不同程度上做了这方面的研究与探讨。近几年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再生式生态修复为主。包括:以恢复河流形态多样性为主、以提供生物生长栖息的生物材料为主、以生态景观和亲水机能为主。(2)优化式生态修复。优化式生态修复方法是指在硬质坡面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首先要求在硬质坡面上敷设的基质材料具有一定的抗雨水冲刷和河水淘刷的能力,以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其次,要保证坡面基质材料具有一定的保水性能,以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另外,还要确保敷设的基质材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城市硬质化驳岸的生态重塑方法,对硬质化岸坡进行重塑式生态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城市硬质化驳岸的生态重塑方法及生态重塑结构,在不对原硬质化驳岸进行破坏性改造的条件下,重新启动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城市硬质化驳岸的生态重塑方法,所述的方法不去除原有的硬质化驳岸,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硬质化驳岸的岸坡表面自下向上分层铺设营养土工布、营养土和加筋人工界面以构成重塑基质层,并通过固定桩将重塑基质层固定;步骤b.在重塑基质层上种植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步骤c. 在所述的重塑基质层的上端处布置块石,并在所述的重塑基质层的下端处布置抛石。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a前还包括:对硬质化驳岸岸坡进行坡面整平。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所述的一种城市硬质化驳岸的生态重塑方法制得的硬质化驳岸的生态重塑结构,在所述的硬质化驳岸岸坡的表面设有重塑基质层,所述的重塑基质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的营养土工布、营养土和加筋人工界面,所述的重塑基质层上种植有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且所述的重塑基质层的上端处设有块石,所述的重塑基质层的下端处设有抛石。
优选地,所述的营养土工布包括反滤层和营养层。
优选地,所述的反滤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不低于150g/m2,所述的营养层的单位面积质量应不低于200g/m2,且营养层的孔隙率不低于40%。
优选地,所述的加筋人工界面的厚度为8cm~1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3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框式混凝土挡墙护坡预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