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身份识别的门禁管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73675.X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8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戴红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享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11541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海力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识别 秘钥 门禁管理 门禁装置 第二通讯模块 第一通讯模块 第一处理器 二维码图像 服务器获取 比对成功 电机驱动 门禁系统 门锁机构 数据传输 移动终端 用户身份 比对 开锁 门禁 预存 申请 匹配 服务器 采集 | ||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门禁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采集二维码图像后,第一处理器从服务器获取一个第一数字秘钥;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将第一秘钥和门禁装置预存的第二秘钥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门禁电机驱动门锁机构开锁;服务器将用户身份与门禁装置进行匹配。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有有效进行身份识别同时又能方便进行门禁管理的基于身份识别的门禁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门禁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门禁系统采用授权过得IC卡进行身份识别以及门禁控制。但是,采用IC卡进行身份识别的门禁系统往往存在如下缺陷:
现有的门禁系统存在如下的缺陷:
一、区单元门、人行闸机开门模式单一,业主卡片忘带或丢失将无法通过;补卡方式单一,业主上班时间与物业冲突,双方互相不理解;
二、卡片存在被容易复制的现象,不利于社区业主安全;
三、五年以上门禁系统线路和设备老化严重故障率高,重新布置新系统代价大,物业进退两难,目前的普遍现状是社区内的门禁设施基本处于闲置或瘫痪状态;
四、访客人工登记,保安工作量大访客身份核查待时间长效率低,事后查查难度大;
五、楼宇门禁系统罢工维修成本高,无法正常开门导致业主和访客进入非常不便;
六、对进入社区内的人员进出安全管控难度大;
七、通行设备使用不理想,业主意见大和物业矛盾深,加大物业费征收难度,恶性循环。
发明内容
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门禁管理方法,所述基于身份识别的门禁系统包括:移动终端,至少能接入一个无线通讯网络;门禁装置,至少能接入所述无线通讯网络;服务器,至少与所述移动终端和门禁装置构成数据交互;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含:图像采集设备,该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二维码图像或人脸的图像;第一通讯模块,至少用于收发蓝牙信号;第一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和第一蓝牙模块并进行数据处理;人体信息传感器,至少用于识别用户的人脸信息,所述人体信息传感器将识别出的身体特征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传输至所述第二处理器;所述门禁装置包括:门锁机构,用于实现门禁开锁或闭锁;门禁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门锁机构;第二通讯模块,至少用于收发蓝牙信号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构成交互;第二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门禁电机和第二蓝牙模块并进行数据处理;所述移动终端采集人脸信息,并将所述人脸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进行身份识别;所述管理方法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采集二维码图像后,所述第一处理器从所述服务器获取一个第一数字秘钥;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二通讯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将所述第一秘钥和所述门禁装置预存的第二秘钥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所述门禁电机驱动所述门锁机构开锁;所述服务器将用户身份与门禁装置进行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包括秘钥服务器,所述秘钥服务器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传输所述第一数字秘钥。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包括秘钥服务器,所述秘钥服务器存储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传输的第一数字秘钥。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包括秘钥服务器,所述秘钥服务器存储生成向所述移动终端传输的第一数字秘钥。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包括身份服务器,所述身份服务器至少存储有用于身份识别的人脸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秘钥服务器,所述秘钥服务器存储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传输的第一数字秘钥;所述秘钥服务器与所述身份服务器构成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管理服务器,所述管理服务器至少存储所述门禁装置与所述用户身份对应关系的数据;所述管理服务器与所述秘钥服务器和身份服务器均构成数据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享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享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36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管廊的门禁访问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源头治超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