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盘管加热性能监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3582.7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6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自旺;王小信;刘文杰;刘静;王安荣;刘勇;甘瑞霞;周壮林;潘细开;高超;莫进艺;郑仕建;罗锦艮;林文培;杨宁;黄燕壮;李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6F17/10;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朱继超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性能 监测 系统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管加热性能监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计算盘管的气侧热负荷Qa;计算盘管的水侧热负荷Qs;根据盘管的气侧热负荷以及水侧热负荷计算盘管的实际平均热负荷Qt;获取盘管的实际平均热负荷Qt与设计平均热负荷RQt的比值即热负荷比;根据热负荷比判断盘管的加热性能状况,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三色呼吸灯颜色闪烁。本发明通过建立一个用于判断盘管的加热性能的系统通过计算盘管的实际平均热负荷与设计平均热负荷的比值,并通过热负荷比来制定判断标准从而对盘管的加热性能进行自动判断,能够因为避免人工判断出现的一些误判情况,也能够为工程师减轻一些负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盘管的实用效率以及延长盘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盘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盘管加热性能监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加热盘管的加热性能、加热能力是评价盘管设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关键指标。由于安装到空调系统运行后,盘管肋片会积尘和肋片腐蚀,盘管肋片管内会结垢和腐蚀,这样会增加热阻,导致加热性能下降。故定期对盘管进行热工性能测试,可为盘管的加热性能做出合理评价,可有依据的撑握盘管的运行状况,为核电厂的正常运营管理提供科学数据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当今的加热盘管的加热性能检测往往依靠资深工程师的定期考察,并通过经验判断是否出现问题,虽然检测的效果也还不错,但是因为资深工程师的人数本就不多,而且采用人力并通过经验判断也会因为或多或少的个人自身的干扰因素而导致判断的结果不够准确。
当今市场急需一种针对盘管加热性能的监测系统及方法,能够通过计算盘管的实际平均热负荷与设计平均热负荷的比值,并通过热负荷比来制定判断标准从而对盘管的加热性能进行自动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盘管加热性能监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提出一种盘管加热性能监测系统,包括:
空气体积流量测定单元,所述空气体积流量测定单元用于测定所述盘管气侧的空气体积流量Gt;
水流量测定单元,所述水流量测定单元用于测定所述盘管水侧的水流量Gs;
空气密度测定单元,所述空气密度测定单元用于测定所述盘管气侧的空气密度ρ;
空气出、入口温差测定模块,所述空气出、入口温差测定模块包括空气入口温度测定单元以及空气出口温度测定单元,所述空气出、入口温差测定模块用于获取空气出、入口的温差ΔTf;
水入、出口温差测定模块,所述水入、出口温差测定模块包括水入口温度测定单元以及水出口温度测定单元,所述水入、出口温差测定模块用于获取水入、出口温差ΔTw;
三色呼吸灯,所述三色呼吸灯用于对盘管的加热性能检测结果进行反馈;
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气侧热负荷计算单元,所述气侧热负荷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盘管的气侧热负荷Qa;
水侧热负荷计算单元,所述水侧热负荷计算单眼用于计算盘管的水侧热负荷Qs;
实际平均热负荷计算单元,所述实际平均热负荷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盘管的实际平均热负荷Qt;
热负荷比计算单元,所述热负荷比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盘管的实际平均热负荷Qt与设计平均热负荷RQt的比值。
进一步,所述三色呼吸灯包括红、黄、绿三种颜色。
进一步,所述三色呼吸灯设置于所述盘管的一侧墙壁上。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盘管加热性能监测方法,应用于上述盘管加热性能监测系统,包括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未经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3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