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2927.7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3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马万征;肖新;韩立;高亚飞;李孝良;汪建飞;沈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养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979 | 分类号: | C05F17/979;C05F17/993;C05F17/90 |
代理公司: | 32215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3303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釜体 出料口 下端 电动机 保温壳 出料管 加热腔 进料管 空心轴 液体生物有机肥 有机肥发酵 发酵装置 均匀固定 上端固定 电磁阀 集料箱 搅拌器 联轴器 输出轴 外周壁 热管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发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体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壳,所述保温壳与釜体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釜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下端延伸至釜体的内部,所述釜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器,所述釜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出料口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下端连接有集料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发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体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生物有机肥是有机固体废物(包括有机垃圾、秸秆、畜禽粪便、饼粕、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经生物肥菌种发酵、除臭和完全腐熟后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能够调理土壤、激活土壤中微生物活跃率、克服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空气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类、瓜果类大幅度增产。
现有技术中对液体生物有机肥进行发酵时,都是通过有机肥内部的酵母菌进行发酵,但在发酵装置内部堆积的酵母菌在脱氧环境中无法大量繁殖,以至于后期导致有机肥的发料不完全;且有机肥在发酵时温度分布不均,容易导致低温处的酵母菌繁殖受到抑制或者高温处酵母菌大量死亡,不利于有机肥的发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壳,所述保温壳与釜体之间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釜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下端延伸至釜体的内部,所述釜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器,所述釜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出料口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下端连接有集料箱。
优选的,所述空心轴的下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有输气管的一端,所述输气管的外周壁与釜体的底端密封连接,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增氧泵,所述空心轴上等距设有多组喷气嘴,所述空心轴与喷气嘴连通。
优选的,所述釜体上还固定连接有温度计和PH计,所述温度计和PH计均延伸至釜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和PH计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温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液体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通过在釜体内设置搅拌器,可以通过电动机控制搅拌器对釜体内的有机肥进行搅拌,防止有机肥堆积导致温度分布不均的情况发生;且空心轴与增氧泵连接,可以通过喷气嘴对釜体内的有机肥输送氧气,并通过搅拌使氧气均匀分步在有机肥内,保证有机肥内部的菌类大量繁殖。
2)该液体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通过在加热腔内设置加热管,可以对釜体内的有机肥进行加温,并通过温度计的配合控制釜体内的温度,使釜体内的有机肥保持在示意发酵的温度内;且通过搅拌器搅拌有机肥,可以保持温度分布均匀,防止低温处的酵母菌繁殖受到抑制或者高温处酵母菌大量死亡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养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养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2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