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人点单的订单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72699.3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8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韩丰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10 | 分类号: | G06Q20/10;G06Q20/32;G06Q30/06;G06Q50/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宋菲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民生路1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人点单 订单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人点单的订单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子信息领域,包括:获取与订单数据记录相对应的订单支付数据;其中,订单数据记录根据各次接收到的点单业务请求中包含的业务设备标识以及用户标识创建;根据订单数据记录的订单标识码中包含的各个用户标识,分别将订单支付数据添加至与各个用户标识相对应的用户历史支付记录中;其中,订单数据记录的订单标识码中包含业务设备标识及其关联的多个用户标识;将各个用户历史支付记录发送至各个用户终端,以供用户终端管理订单数据记录。该方式确保各个点单用户都有权限管理该笔订单,提升了订单管理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人点单的订单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业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点单操作,从而省去了人工点单的繁琐不便。在多数业务场景中,业务使用者为个人,相应地,只需由单一用户执行点单操作即可。但是,在有些业务场景中,业务使用者为多人,例如,多人共同使用一组业务,此时,多个业务使用者都希望参与点单操作,但是,传统的业务架构仅支持单一用户的点单操作,并不支持多个用户之间的协同点单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申请号为2015100461021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人人参与点餐的大家点餐系统,该系统首先由发起人进行登录,进入系统后发起人搜索餐厅信息并选择餐厅,然后发起人发起点餐,并选择会员群聊,从而邀请好友一起点餐。通过会员群聊功能实现了多人同时点餐的需求。
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方式至少存在如下缺陷:在上述方式中,虽然多个用户都能够参与点单,但是,对于订单后台而言,只能根据订单发起人的信息识别订单,无法根据其他点单用户的信息识别订单。相应地,只有订单发起人有权限支付订单并针对订单进行管理,其他参与点单的用户则没有权限管理订单,导致多人点单场景中的订单管理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基于多人点单的订单管理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人点单的订单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与预先创建的订单数据记录相对应的订单支付数据;其中,所述订单数据记录根据各次接收到的点单业务请求中包含的业务设备标识以及用户标识创建;
根据所述订单数据记录的订单标识码中包含的各个用户标识,分别将所述订单支付数据添加至与各个用户标识相对应的用户历史支付记录中;其中,所述订单数据记录的订单标识码中包含所述业务设备标识以及与所述业务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多个用户标识;
将与各个用户标识相对应的用户历史支付记录发送至各个用户标识所对应的用户终端,以供各个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历史支付记录中包含的与所述订单支付数据相关联的订单管理入口管理所述订单数据记录。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订单数据记录的订单标识码中包含的各个用户标识,分别将所述订单支付数据添加至与各个用户标识相对应的用户历史支付记录中包括:
获取所述订单数据记录的订单标识码中包含的N个用户标识,将所述订单支付数据复制为N份;
分别将复制后的各份订单支付数据添加至与各个用户标识相对应的用户历史支付记录中;其中,N为自然数。
可选的,所述与所述订单支付数据相关联的订单管理入口包括:
业务项查询入口、业务资源管理入口、业务状态查询入口、和/或业务评价入口。
可选的,所述订单数据记录中进一步包括:
用于存储所述订单数据记录中包含的各个业务项的业务项字段、用于存储所述订单数据记录的业务资源信息的业务资源字段、用于存储所述订单数据记录的业务状态信息的业务状态字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26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付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数字资产托管风险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