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热解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72602.9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7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胜;张顺利;孟维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樱;牟丽君;张顺利 |
| 主分类号: | F27B9/24 | 分类号: | F27B9/24;F27B9/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体内部 上层 下层 传送组件 分料杆 加热板 底端 技术方案要点 物料传送装置 机体内侧壁 热解析装置 倾斜设置 物料热解 刮料板 抵接 炉耙 热解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热解析装置,属于热解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层机体,上层机体的一端固设有与其连通的下层机体,上层机体内部设有上层传送组件,下层机体内部设有下层传送组件,下下层机体内部设有水平物料传送装置,上层机体内部和下层机体内部均固设有加热板,上层机体内部的相邻两个加热板之间以及下层机体内部的相邻两个加热板之间均设有分别朝向上层传送组件以及下层传送组件设置的炉耙,所述上层刮料板处的上层机体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分料杆,分料杆的顶端位于上层机体内部,底端位于下层机体内部,分料杆的底端互相靠近且互不抵接。本发明达到了能够使物料热解的更加充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解析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热解析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热解技术作为有机污染物处理的有效手段,能够真正实现有机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热解技术起源于煤热解。早在17世纪后期英国、德国即开始了中低温热解的研究。1805年低温热解开始在英国实现工业化生产,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860年德国建立较大的褐煤低温热解工厂制取灯油和石蜡。我国的煤中低温热解工业始于抗日战争期间。20世纪60年代,由于炼油和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煤中低温热解工业陷入低潮。90年代至今,随着石油资源日益紧缺,国际油价不断上涨,中低温热解技术研发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现有技术中对有机物的热解通常是使物料经过一段高热量区域,通过物料受热实现物料的热解,但是这种方式会因为物料一次性投入过多导致物料的内部与外部热解的程度不同,物料在受热的过程中内外部受热不均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热解析装置,其通过分料杆能够使得物料在受热过程中产生翻松,使得物料的内部也能够承受与物料外部相近的热量,使得物料的热解反应更加完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热解析装置,包括上层机体,上层机体的一端固设有与其连通的下层机体,上层机体内部设有用于将物料传送至下层机体处的上层传送组件,下层机体内部设有用于承接上层传送组件上的物料的下层传送组件,上层传送组件上的物料移动方向与下层传送组件上的物料移动方向相同,下层传送组件的下料端处的下层机体内部设有水平物料传送装置,上层机体内部和下层机体内部均固设有分别朝向上层传送组件和下层传送组件设置的加热板,上层机体内部的相邻两个加热板之间以及下层机体内部的相邻两个加热板之间均设有分别朝向上层传送组件以及下层传送组件设置的炉耙,所述上层刮料板处的上层机体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分料杆,分料杆的顶端位于上层机体内部,底端位于下层机体内部,分料杆的底端互相靠近且互不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物料在上层传送组件上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炉耙的阻碍,物料会被犁出一条条沟壑,这就使得物料的内部能够更好的吸收加热板释放的热量,同时在物料经过上层机体进入下层机体内部的时候,分料杆能够将落线的物料进行翻松,使得物料就能够更加松散的落在下层传送组件上,进而使得落在下层传送组件上的物料不再保持和物料在上层传送组件上时相同的状态,同时下层机体内部的炉耙也能够把对物料进行翻松,进一步提高了物料内部的受热程度。
较佳的:所述上层传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上层机体内部的两个上层传动轮以及通过两个上层传送轮张紧驱动的上层链板,所述上层机体与下层机体连接处固设有上层刮料板,上层刮料板的顶端抵接在上层链板的下料端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层刮料板能够将上层链板上粘附的物料刮落在下层链板上,减小了上层链板上持续粘附物料对上层链板性能的影响。
较佳的:所述下层传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下层机体内部的两个下层传送轮以及通过两个下层传送轮张紧驱动的下层链板,所述下层链板的下料端处的下层机体内侧壁上固设有顶端抵接在下层链板的下料端处的下层刮料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樱;牟丽君;张顺利,未经谢樱;牟丽君;张顺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26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