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磨系统的协调优化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71367.3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9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殷志峰;王虔虔;许瑞康;丁浩;高霖;罗衡;范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25/00 | 分类号: | B02C25/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协调 优化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粉磨系统的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磨系统包括开路磨系统、生料终粉磨系统和双闭路磨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至S6:
S1、从集散控制系统中获取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其中,所述粉磨系统为开路磨系统时,系统包括三组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分别为磨尾收尘风机转速和磨头负压、辊压机系统选粉机转速和成品比表面积以及总喂料量和小仓仓重;
所述粉磨系统为双闭路磨系统时,系统包括四组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分别为磨尾收尘风机转速和磨头负压、磨系统选粉机转速和成品比表面积、辊压机系统选粉机转速和磨机电流、以及总喂料量和小仓仓重;
所述粉磨系统为生料终粉磨系统时,系统包括两组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分别为辊压机系统选粉机转速和成品比表面积以及总喂料量和小仓仓重;
S2、根据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下一步被控变量,以使所述集散控制系统根据下一步的被控变量实现对粉磨系统中被控变量的调整,其中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建立所述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A(q-1)yt=B(q-1)ut-d+ξt/Δ,其中,A(q-1)=a0+a1q-1…anαq-1;B(q-1)=b0+b1q-1…bnbq-1,yt为t时刻的操纵变量,ut表示t时刻的被控变量,{ξt}是零均值方差有界不相关的随机噪声序列,d是系统最小纯延时步数,Δ是差分因子,Δ=1-q-1,q-1为向后平移因子;
S3、每隔固定周期t1计算当前周期t1内粉磨系统的平均产量,并将计算得到的平均产量与上一周期t1内粉磨系统的平均产量进行比较;
S4、若当前周期t1内粉磨系统的平均产量增加,则继续增加循环风机转速;
S5、若当前周期t1内粉磨系统的平均产量不变,则保持循环风机转速不变;
S6、若当前周期t1内粉磨系统的平均产量减少,则减小循环风机转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磨系统的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粉磨系统为开路磨系统或双闭路磨系统时,在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
将固定采样时间段内化验室检测的产品比表面积与在线检测的产品比表面积进行比较,若在线检测的产品比表面积与化验室检测的产品比表面积之差大于某一允许值,则保持循环风机转速不变;
若不大于该允许值,则依次执行所述步骤S3~S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磨系统的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粉磨系统为生料终粉磨系统时,还包括:
每隔固定采样时间段,将该采样时间段内化验室检测的筛余与在线检测的筛余进行比较,若在线检测的筛余与化验室检测的筛余之差小于某一允许值,则保持循环风机转速不变;
若不小于该允许值,则依次执行所述步骤S3~S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磨系统的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粉磨系统为开路磨系统或生料终粉磨系统时,辊压机系统内设置有第一选粉机,在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
每隔固定周期t2计算当前周期t2内第一选粉机的平均转速,并将当前周期t2内第一选粉机的平均转速与设定的平均转速值进行比较;
若当前周期t2内第一选粉机的平均转速大于设定的平均转速值,则循环风机转速不变;
若当前周期t2内第一选粉机的平均转速小于或等于设定的平均转速值,则依次执行所述步骤S3~S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13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