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转酮醇酶基因为靶标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组合物、试剂盒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71216.8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4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郝秀静;金华;马春骥;王玉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04;C12N15/11;C12R1/35 |
| 代理公司: | 11711 北京北汇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元吉 |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绵羊肺炎支原体 转酮醇酶 检测 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仪器设备 最佳反应条件 层析试纸条 靶标检测 快速检测 实验验证 组合情形 传统PCR 基因 大型的 扩增仪 试剂盒 荧光 靶标 侧流 扩增 省时 重复 观察 应用 探索 | ||
本发明公开以转酮醇酶基因为靶标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组合物、试剂盒和方法。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检测靶标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的转酮醇酶基因,可以针对该基因中的多种不同片段,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本发明的组合物可设计出多种不同具体组合情形以应用于传统PCR、basic RPA、nfo RPA和exo RPA等多种扩增方法,另外可借助琼脂糖凝胶电泳、侧流层析试纸条以及恒温荧光扩增仪来观察实验结果。本发明对检测过程中最佳反应时间与最佳反应温度、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进行了探索,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了特异性好、敏感性高且可以稳定重复的绵羊肺炎支原体快速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省时,无需大型的实验仪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快速检测的组合物、试剂盒和方法。
背景技术
羊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 of sheep and goats,MPSG)是通过空气、飞沫、饮水等途径传播的高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有喘气、咳嗽、高热、渐进性消瘦和慢性增生性间质性肺炎等。目前已发现的引起羊支原体肺炎的病原菌有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capricolumsubsp.capricolum,Mcc)、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capri,Mmc)等,其中MO是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该病在我国广泛分布和流行,感染率较高,严重影响羊养殖业,所以建立准确检测MO的方法至关重要,对羊支原体肺炎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检测羊支原体肺炎的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培养法是是检测病原体存在的直接证据,是检测MO的金标准。一旦检出,即可确诊。可分为一般的固体培养法和快速培养法。然而由于MO生长缓慢,从临床样本中初次分离一般需要盲传2~4代才能通过显微镜在固体培养基上看到菌落,需要数日才能得到检测结果,不仅检出率低,而且存在耗时过多、中间环节复杂、培养条件要求高等缺陷,给MO的临床分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适合临床快速诊断。血清学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较高、灵敏度较好、快速、易于操作等优点,非常适合临床样本的快速检查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但是支原体肺炎类大多具有共同抗原,容易造成假阳性的实验结果。免疫组化技术是一门将组织学与免疫学相结合的技术,是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和组织化学显色反应,借助可见的标记物对相应抗原或抗体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检测,但对于病情不重或者选择病灶部位出现偏差较大时,免疫组化则难以检测到羊支原体的存在。在众多检测方法中,多聚酶链式反应是简便且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多聚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快速、特异性和敏感性高,检测样本不需要是活体,不受患者免疫功能、病程、感染程度、有无使用药物治疗及未达到血清检测水平的影响,使早期诊断和抗生素的正确选择成为可能。对早期及未生成抗体者及抗体已消失的感染患者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并且不存在交叉反应和放射性污染,易标准化。虽然多聚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快速,在某种意义上可替代培养法,但其高敏感性也使多聚酶链式反应法对实验环境和仪器要求比较高,存在着技术条件要求高、操作复杂、不易普及的问题,一般基层实验室难以开展,且价格也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部分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特异检测绵羊支原体肺炎的组合物、试剂盒和方法。具体地,本发明包括以下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用于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组合物,其包括能够与绵羊肺炎支原体的转酮醇酶基因选择性杂交的第一寡核苷酸、第二寡核苷酸和可选的第三寡核苷酸。其中,所述第一寡核苷酸与所述转酮醇酶基因的第一区域选择性杂交,所述第二寡核苷酸与所述转酮醇酶基因的第二区域选择性杂交,且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转酮醇酶基因的5’端侧,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转酮醇酶基因的3’端侧,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距离在50bp~1000bp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大学,未经宁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1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鉴定1型鸭疫里默氏菌是否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方法
- 下一篇:维生素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