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的多维可视化模型的自动转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1014.3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9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郭瑽;田承林;李体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诺亦腾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9/00 | 分类号: | G06T19/00;G06T19/20;G06F3/01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572099 海南省三亚***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多维 可视化 模型 自动 转化 方法 | ||
1.一种数据的多维可视化模型的自动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静态生成及动态生成,静态生成为将外部表格数据文件生成多维图表;动态生成为动态获取场景内容的实时数据,提供数值接口,输入数值来源字段,实现图表在内容内的动态生成及实时刷新;
所述静态生成的流程为:
导入用户生成的静态表格数据文件,对用户生成的静态表格数据进行标准化解析,获得多维数据列;
将多维数据列映射对应的三维模型参数,自动生成相应的三维图表模型:
对三维图表模型进行外观属性及VR交互功能设置;
导出完整功能的三维图表文件;
将三维图表文件导入3D类交互应用中;
所述动态生成的流程为:
创建动态图表,程序自动生成三维动态图表模型;
将需要在动态图表模型中实时展示的参数字段,写入数据接口中,获得相应的多维数据列;
对三维动态图表模型进行外观属性及VR交互功能设置;
导出完整功能的三维图表文件;
将三维图表文件导入3D类交互应用中;
所述静态生成的流程中,程序对导入文件后的具体执行流程为:
激活逻辑功能,生成并存储key;
导入静态表格数据文件,判断拟导出的三维图模型是否为程序中设定的图表类形,判断静态表格数据是否支持相应的图表类型;
若拟导出的三维图模型为程序中设定的图表类形,且静态表格数据维度支持相应的图表类形,则生成三维图模型,否则,选择相应的预设图表类型,再生成三维图模型;
编辑模型属性:判断是否存在外观属性记录,存在即加载上次属性设置,否则加载默认属性设置;
提供所有数据归零的接口;
所述动态生成的流程中,程序对实时展示的参数字段写入后的具体执行流程为:
根据程序预设的图表类形,生成并存储key;
编辑数据接口,通过编写数组的方式,实现数据来源API的映射;
生成模拟模型,编辑模型属性;
提供所有数据归零的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多维可视化模型的自动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属性包括所述三维图表模型或三维动态图表模型中的模型样式、排列方式、排序方式、元素颜色、轴信息、元素间距、组间距、数值轴信息的显示密度、自动图例、文字基本属性及同平面的网格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多维可视化模型的自动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展示的参数字段为交互行为或数值变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多维可视化模型的自动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模型属性包括设置数据刷新方式,包括手动刷新和数据变化时的自动实时刷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多维可视化模型的自动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R交互功能的生成流程:将三维模型的移动、缩放、状态切换、显隐切换及出现动画的程序源码打包集成,在界面中显示为可选项,实现一键设置在VR场景内的交互功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多维可视化模型的自动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数据列包括X、Y、Z、V或T,其中X、Y、Z分别对应的三维图表模型或三维动态图表模型结构的坐标轴数值,V为散点三维图表中点的属性,T为时间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诺亦腾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海南诺亦腾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10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