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0920.1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0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62;H01M10/05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钠离子 电池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立方块状的ZnSnS3以及包覆在该ZnSnS3表面的碳包覆层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直径在100-200n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包覆层与立方块状的硫化锌锡的质量比为:1:(0.5-2)。
4.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锌源和锡源充分溶解后混合,搅拌得到悬浊液,通过离心、水洗、醇洗后得到白色的立方块状ZnSn(OH)6;
S2.将所述ZnSn(OH)6和碳源分散在水中并加热,然后搅拌至溶液呈黑色悬浊液后,分离出其中的固体产物,将其洗涤后得到碳包覆立方块状ZnSn(OH)6;
S3.将所述碳包覆立方块状ZnSn(OH)6和硫源分散在溶剂中,然后进行硫化处理,完成后分离出其中的固体产物,干燥后即得碳包覆的立方块状硫化锌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源为硫酸锌、氯化锌、醋酸锌、硝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或者;所述锡源为锡酸钾、氯化亚锡、四氯化锡、草酸锡中的一种或几种;
或者;所述碳源为PAN、PVP、PPy、PDA、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或者;所述硫源为硫代乙酰胺、升华硫、硫脲、硫粉、硫代丙酰胺、硫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为:将锌源和锡源分别溶解在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中,待充分溶解后混合,磁力搅拌一定时间后得到白色悬浊液,通过离心、水洗、醇洗后得到白色的立方块状ZnSn(OH)6。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为:将ZnSn(OH)6和碳源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并加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溶液呈黑色悬浊液后,通过离心、水洗、醇洗后得到碳包覆立方块状ZnSn(OH)6。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为:将碳包覆立方块状ZnSn(OH)6和硫源分散在去离子水或乙醇中,通过冷却回流装置在油浴锅中进行硫化处理,然后离心干燥后得到所述碳包覆的立方块状硫化锌锡。
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搅拌时间为1-24小时,搅拌过程温度为10-50℃;
优选地,所述S2中ZnSn(OH)6和碳源的摩尔比为1:(0.5-2);
优选地,所述S2中搅拌时间为1-24小时,搅拌过程温度为20-100℃;
优选地,所述S3中碳包覆立方块状ZnSn(OH)6和硫源的摩尔比为1:(0.3-5);
优选地,所述S3中搅拌时间为0.5-24小时,油浴温度为50-100℃。
10.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或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负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09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