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非接触读卡器错误退出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70214.7 | 申请日: | 2019-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5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旭;欧曦;姚贵军;潘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维普无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9 | 代理人: | 李楠 |
| 地址: | 10009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接触 读卡器 错误 退出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防止非接触读卡器错误退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生成第一因子、第一比例、第一门限、第二门限,初始化噪声信号计数器;步骤2,获取信号调制模式参数生成第一调制模式;步骤3,在当第一调制模式为二进制启闭键控模式时转至步骤4,在当第一调制模式为二进制相移键控模式时转至步骤5;步骤4,通过信号接收天线进行无线信号接收操作开始获取第一信号帧,并对第一信号帧的比特位信号进行第一信号识别操作,之后转至步骤6;步骤5,开始获取第二信号帧,并对第二信号帧的比特位信号进行第二信号识别操作,之后转至步骤6;步骤6,非接触读卡器将信号接收天线设置为待机状态并退出无线信号接收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场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非接触读卡器错误退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0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缩写: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缩写:IEC)第14443规范族的非接触读卡器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金融交易、身份识别、物流货运等领域。根据ISO/IEC14443规范族协议,非接触读卡器的信号调制方式包括:二进制启闭键控(On-Off Keying,缩写:OOK)方式,和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缩写BPSK)方式;非接触读卡器与非接卡之间的数据帧中不包含有效数据长度参数。现实应用中,因为非接触读卡器信号接收与发送是一体,在发射场强过大的情况下经常会对接收端天线产生较大的电源干扰。尤其在对帧数据结束位进行信号接收时被噪声干扰,就会导致读卡器不但没有正常退出信号接收流程反而还将噪声误判为有效信号进行继续解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防止非接触读卡器错误退出的方法。通过使用本发明方法通过对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累计统计并生成平均能量再以此为参考对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噪声识别,从而防止了在接收数据帧结束位时因受到干扰产生的错误处理,使得非接触读卡器能够及时退出信号接收流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非接触读卡器错误退出的方法,包括:
步骤1,非接触读卡器从系统区获取信号平均能量计算因子参数生成第一因子,获取信号平均能量判定比例参数生成第一比例,获取信号能量绝对门限参数生成第一门限,获取噪声信号门限生成第二门限,初始化噪声信号计数器的值为0;
步骤2,所述非接触读卡器从系统区获取信号调制模式参数生成第一调制模式,所述第一调制模式包括:二进制启闭键控模式、二进制相移键控模式;
步骤3,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调制模式的值进行判断,在当所述第一调制模式的值为所述二进制启闭键控模式时转至步骤4,在当所述第一调制模式的值为所述二进制相移键控模式时转至步骤5;
步骤4,在当所述第一调制模式的值为所述二进制启闭键控模式时,所述非接触读卡器通过信号接收天线进行无线信号接收操作开始获取第一信号帧,并对所述第一信号帧的比特位信号进行第一信号识别操作,
具体包括:步骤41,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提取所述第一信号帧的起始比特位信号生成第一一比特信号;
步骤42,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提取所述第一信号帧的第二比特位信号生成第二一比特信号;
步骤43,所述非接触读卡器根据所述第一一比特信号、第二一比特信号进行信号能量计算操作生成第一一比特能量、第二一比特能量,并根据所述第一一比特能量、第二一比特能量进行能量最大值选择操作生成第一一信号能量;
步骤44,所述非接触读卡器初始化第一平均能量的值具体为所述第一一信号能量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维普无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维普无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02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