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水基于活性炭处理的滤水净水一体化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69306.3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2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沈涛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云大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过滤组件 椰壳活性炭 根柱 棉线 净水腔 水中 过滤 活性炭处理 外壳体顶端 外螺纹结构 一体化设备 活性炭 不锈钢锁 柱状结构 清洁 紧螺母 体内部 外壳体 净水 滤水 分辨 连通 残留 环保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水基于活性炭处理的滤水净水一体化设备,包括:外壳体、外螺纹结构B和不锈钢锁紧螺母;所述外壳体内部开设有一处所述净水腔,且所述净水腔与所述外壳体顶端面相连通。本发明中组成活性炭过滤组件的若干根柱状椰壳活性炭中每相邻两根柱状椰壳活性炭之间均通过一根棉线相连接,故在清洁时,可将组成活性炭过滤组件的若干根柱状椰壳活性炭相互之间通过棉线展开,又因为组成活性炭过滤组件的活性炭均采用柱状结构,故可快速分辨出不属于活性炭过滤组件的水中被过滤的杂质,通过本发明活性炭过滤组件结构的设计,保证清洁后在进行使用时,活性炭过滤组件中不会残留水中被过滤的杂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活性炭净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环保水基于活性炭处理的滤水净水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要件之一,水的质量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从远古时代直接饮用雨水到后来饮用煮熟的水。人们对水的卫生要求越来越高。根据研究报告显示,饮用水黄总的不洁物大致可以分为病原、细菌、重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这些不结物质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目前,家庭中的饮用水都是经过自来水产处理后的,自来水在自来水厂经过加氯消毒后,水中仍可能残留有余氯或其他污染杂质,而且在自来水经过管道输送时,极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饮用这些自来水也还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为了解决人们的用水安全问题,现在很多家庭中配备有自来水净化装置。
现家庭中所配备有自来水净化装置多数通过活性炭进行滤水净水操作,该通过活性炭进行滤水净水操作的自来水净化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清洁操作时,因其内所放置的活性炭杂乱无序,且结构各不相同,导致在清洁时,根本无法有效分辨出残留在活性炭内残留的被过滤杂质,使得无法清洁完活性炭内残留的被过滤杂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水基于活性炭处理的滤水净水一体化设备,以解决现家庭中所配备有自来水净化装置多数通过活性炭进行滤水净水操作,该通过活性炭进行滤水净水操作的自来水净化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清洁操作时,因其内所放置的活性炭杂乱无序,且结构各不相同,导致在清洁时,根本无法有效分辨出残留在活性炭内残留的被过滤杂质,使得无法清洁完活性炭内残留的被过滤杂质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环保水基于活性炭处理的滤水净水一体化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环保水基于活性炭处理的滤水净水一体化设备,包括外壳体、净水腔、外螺纹结构A、净水排出管、密封旋盖、梯形凸起结构、螺纹连接头、内螺纹结构、软管、水管连接阀、密封垫圈、不锈钢环形限位圈A、圆形通孔A、PP棉层、圆形通孔B、活性炭过滤组件、柱状椰壳活性炭、棉线、不锈钢环形限位圈B、不锈钢限位杆、外螺纹结构B和不锈钢锁紧螺母;所述外壳体内部开设有一处所述净水腔,且所述净水腔与所述外壳体顶端面相连通;所述外壳体外周面顶端部位设置有所述外螺纹结构A;所述外壳体底端面轴心部位连接有一根与所述净水腔相连通的所述净水排出管;所述外壳体顶端设置有一个所述密封旋盖,且所述密封旋盖内凹端面设置有可与所述外螺纹结构A螺纹相匹配的所述内螺纹结构,故所述密封旋盖通过所述外螺纹结构A与所述内螺纹结构的螺纹配合与所述外壳体固定相连接;所述密封旋盖顶端中心部位通过一根所述软管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水管连接阀;所述净水腔内端底面有一个所述不锈钢环形限位圈B,且所述不锈钢环形限位圈B顶端面呈环形阵列状共焊接有六根所述不锈钢限位杆;六根所述不锈钢限位杆顶端外壁均设置有所述外螺纹结构B;所述不锈钢环形限位圈B顶端共设置有八层所述PP棉层,且所述PP棉层上呈环形阵列状共开设有六处所述圆形通孔B;六处所述圆形通孔B直径及相互轴心之间间距均与六根所述不锈钢限位杆直径及相互轴心之间间距相一致,故八层所述PP棉层通过六处所述圆形通孔B与六根所述不锈钢限位杆的配合插接置放在所述不锈钢环形限位圈B顶端面上;八层所述PP棉层中每相邻两层所述PP棉层之间均放置有一组所述活性炭过滤组件;所述活性炭过滤组件经由若干根所述柱状椰壳活性炭共同组成,且该若干根所述柱状椰壳活性炭中每相邻两根所述柱状椰壳活性炭之间均通过一根所述棉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云大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云大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93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