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类胡蜂科学圈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8982.9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5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梁璋;王良兴;王梁超;杨应周;蒋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南顺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50/90;A23K20/163;A23K10/20;A23K10/30;A23K20/147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663302 云南省文山壮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胡蜂 科学 圈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类胡蜂科学圈养的方法,1)胡蜂群挑选种源:2)蜂群培育:3)小蜂群移巢入箱圈养;本发明方便饲养,有效避免病虫害危害胡蜂的生长繁殖,提高了胡蜂后代的身体素质,便于养殖规模化,方便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胡峰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类胡蜂科学圈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胡蜂在很多地方称为“马蜂”,属于捕食性昆虫,能大量捕食农、林害虫,对许多农作物及森林有很好的生物防治作用;蜂毒、蜂巢都是药材,蜂毒能调节免疫系统及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是治疗风湿关节炎、防癌治癌的良药;蜂蛹富含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加工后是一种深受大众喜欢的山珍佳肴。正由于胡蜂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胡蜂养殖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等优点,所以在全国多个省市快速兴起了胡蜂人工繁育、养殖产业。尤其是养殖大虎头蜂经济效益更加突出,一窝可卖上万元,以致于成千上万的胡蜂爱好者都喜欢养殖该蜂种。但就目前的养殖技术标准来看,人们对大虎头蜂、云南大胡蜂、黑尾胡蜂等养殖存在诸多不尽妥善之处,尚处于简单粗放、靠天吃饭的野外放养模式。不但经济效益没有可靠保障,而且大虎头蜂、云南大胡蜂以及黑尾胡蜂等还会捕食小蜜蜂,伤害蜂农利益。不仅如此,现行的野外散养模式,还会出现蜇伤、蜇死人畜等严重情况发生,从而引发群众矛盾、造成一定的社会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多类胡蜂科学圈养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是:
一种多类胡蜂科学圈养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胡蜂群挑选种源: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采用过滤方式收集种源的成熟蜂王与雄蜂放入交尾大棚进行人工辅助交配,在交配期间所述交尾大棚内放置有补充营养饵料,所述交尾大棚内温度保持在23~28℃,所述交尾大棚内每周通过喷雾方式喷洒防病菌水,所述喷洒的防病菌水的温度在24~26℃,交尾期间,每天的上午11点至下午2点在所述交尾大棚内,人工辅助的情况下将蜂王与雄蜂进行一对一交尾,将已交尾55~65s的蜂王放入干燥的越冬箱内,所述越冬箱装80~200只,将装好蜂王的越冬箱放入阴暗的房间内,保持房间温度4~12℃,让房间内的蜂王进入冬眠,房间内的蜂王越冬;
2)蜂群培育:将越冬后的蜂王在来年3月份取出,将春醒的蜂王放入蜂王大棚经7~14天的体能恢复训练,恢复训练期间喂食蜂蜜水,恢复训练5天后投放小蜜蜂让蜂王捕食,体能恢复训练完成后的蜂王每只送入到小木桶内,将小木桶分层放在向阳背风的温室培养大棚内的架子上,人工引导小木桶内的蜂王筑巢,进行人工饲喂管理,蜂王筑巢期间喂食饵料,并提供昆虫供蜂王捕食,昆虫残肢及时清理,所述温室培养大棚的温度控制在23~28℃,湿度控制在60~85%,每周对喂食饵料的喂食器进行清洗消毒,所述温室培养大棚内饲喂一周后的蜂王筑巢、产卵,30~40天后第一批职蜂出巢,当职蜂数20~30只时,就把该胡蜂小蜂群移出温室培育大棚,装入养殖箱内,放到圈养大棚里饲养;
3)小蜂群移巢入箱圈养:圈养大棚中饲养的饲喂饵料包括葡萄糖、白砂糖水、蜂蜜水、苹果、昆虫蛋白或肉类蛋白;所述葡萄糖水、蜂蜜水与白砂糖水足量饲喂,每天一配,以防变质,喂食器定期清洗干净;所述昆虫蛋白或肉类蛋白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投喂,少吃多餐;所述圈养大棚内的养殖区单元每星期进行卫生清理,用百菌杀溶液消毒;清扫职蜂吃剩的昆虫蛋白的残肢头尾;所述圈养大棚内的温度严格控制在28℃以下,防止因高温引发的疾病感染而调蛹;在所述圈养棚内饲喂48~55天,小蜂群逐渐长大,蜂饼直径已达40~42公分,7~8饼;获得成品蜂饼,而后圈养的胡蜂可以进行取蜂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交尾大棚设置向阳背风,所述营养补充饵料包括混合液、维生素B与肉粉,所述混合液、维生素B与肉粉之间的投量比为5:0.2:0.1;所述混合液包括葡萄糖水、甜水果汁、蜂蜜水与白砂糖水,所述葡萄糖水、甜水果汁、蜂蜜水与白砂糖水配制中的原料与水的比例为5:1,盛有所述营养补充饵料的器皿要浅,隔天清洗一次,添加饵料次多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南顺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南顺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89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基酸代谢异常的果蝇模型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金蝉播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