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路热管系统根据温度控制加热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68487.8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3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仝志辉;李海桥;刘汉涛;李世民;杨宇杰;李超;张学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D15/06 |
| 代理公司: | 青岛仟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9 | 代理人: | 纪尚旭 |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路 热管 系统 根据 温度 控制 加热 方法 | ||
1.一种环路热管系统根据温度控制加热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烟气管道,烟气管道包括第一旁通管路和第二旁通管路,其中第一旁通管路上分别设置第一阀门和第一热管,第一旁通管路对应的烟气管道上设置第二阀门;其中第二旁通管路上分别设置第四阀门和第二热管,第二旁通管路对应的烟气管道上设置第三阀门;所述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包括蒸发部和冷凝部,所述冷凝部包括左冷凝管、右冷凝管和放热管组,所述放热管组包括左放热管组和右放热管组,左放热管组与左冷凝管和蒸发部相连通,右放热管组与右冷凝管和蒸发部相连通,从而使得蒸发部、左冷凝管、右冷凝管和放热管组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蒸发部内填充相变流体,每个放热管组包括圆弧形的多根放热管,相邻放热管的端部连通,使多根放热管形成串联结构,并且使得放热管的端部形成放热管自由端;蒸发部包括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第一管口连接左放热管组的入口,第二管口连接右放热管组的入口,左放热管组的出口连接左冷凝管,右放热管组的出口连接右冷凝管;所述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设置在在蒸发部一侧;其中蒸发部是热管的蒸发端,冷凝部是热管的冷凝端,所述的冷凝部至少一部分或者全部设置在空气通道中,所述蒸发部设置在烟气管道中;所述左冷凝管与蒸发部之间设置左回流管,所述右冷凝管与蒸发部之间设置右回流管;
第一热管、第二热管内部设置温度感知元件,用于检测电加热装置内部的温度,所述温度感知元件与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控制器根据检测的温度来控制烟气是否对第一热管、第二热管进行加热;
第一热管、第二热管进行加热步骤如下:
1)第一阀门、第三阀门打开,第二阀门、第四阀门关闭,使得烟气进入第一热管进行换热,不进入第二热管中,使得第一热管内的管束振动,从而达到强化传热以及除垢目的;
2)第一热管内的温度感知元件检测的温度高于一定数值,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二阀门、第四阀门打开,第一阀门、第三阀门关闭,使得烟气进入第二热管进行换热,不进入第一热管中,使得第二热管内的管束振动,从而达到强化传热以及除垢目的;
3)当第二热管内的温度感知元件检测的温度高于一定数值,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第三阀门打开,第二阀门、第四阀门关闭,使得烟气进入第一热管进行换热,不进入第二热管中,使得第一热管内的管束振动,从而达到强化传热以及除垢目的;
然后不断的重复步骤2)和3),从而实现第一热管、第二热管的交替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感知元件设置在左放热管组和/或右放热管组自由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84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