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排泄物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8330.5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6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廖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嘉琪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处理装置 厌氧微生物膜 液体排泄物 微电解 好氧微生物膜 微生物菌种 氧微生物 制造成本 储水槽 体积小 溢流口 床上 膜床 装设 | ||
一种液体排泄物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通道、分别设置在U形通道的两竖通道内的厌氧微生物膜床和好氧微生物膜床、设置在U形通道其中一竖通道内的好氧微生物膜床上面或者厌氧微生物膜床上的微电解机构、位于其中一竖通道内的微电解机构上面的带有溢流口的储水槽。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使用成本低、设施体积小、容易在家庭装设,且制造成本低,微生物菌种数量不会减少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泄物收集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体排泄物的生物处理技术,一般包括厌氧微生处理过程、好氧微生物处理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液体排泄物持续流动,已有技术(如专利CN 201410199800.0)是通过泵送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泵送技术,需要持续有大量的液体排泄物的补充,而且需要有容量较大的厌氧生物处理容器,以便能持续地有液体排泄物被泵送,以保证微生物处理呢个持续进行,进而保证微生物处理的效果,同时,也能保证泵送的效率,而且,通过持续的对排泄物进行微生物处理来保证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活性及菌种数量,因此,这种技术适合有持续大量的排泄物需要处理的场合,如公共厕所,而对于间断的、需要处理的排泄物不多的场合,如家用的排便设施,就不合适了,一来使用成本高、设施体积大、不容易在家庭装设,且制造成本高,二来容易因长时间没有足够的排泄物补充而导致微生物菌种数量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成本低、设施体积小、容易在家庭装设,且制造成本低,微生物菌种数量不会减少的液体排泄物的微生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U形通道、分别设置在U形通道的两竖通道内的厌氧微生物膜床和好氧微生物膜床、设置在U形通道其中一竖通道内的好氧微生物膜床上面或者厌氧微生物膜床上的微电解机构、位于其中一竖通道内的微电解机构上面的带有溢流口的储水槽。
工作时,U形通道的另一竖通道的上端入口位于大小便分开收集的厕兜的小便收集口的下面,以便厕兜所收集的小便利用自身的重力导入U形通道的另一竖通道内,随着小便的导入,U形通道内的液体从U形通道另一竖通道流动到U形通道其中一竖通道内,完成厌氧微生物处理、好氧微生物处理和微电解处理,消除大部分氨氮物质、异味以及颜色后收集到最上面的储水槽内,多余的处理后的液体从溢流口流走,而储存在储水槽内的水可通过泵送装置送到冲水水箱内用于厕兜的冲洗。
采用U形通道并将厌氧微生物膜床和好氧微生物膜床分别设置在U形通道的两竖通道内,这样,既能实现对排泄物依次进行厌氧微生物处理及好氧微生物处理,同时,即使在空闲的没有排泄物加入的期间内,也保证U形通道内的厌氧微生物膜床和好氧微生物膜床有液体排泄物,以维持足够的菌种的存活,而且,无需要泵送动力,就能利用液体排泄物自身的重力完成从厌氧微生物膜床到好氧微生物膜床流动,因此,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使用成本低、设施体积小、容易在家庭装设,且制造成本低,微生物菌种数量不会减少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带有中间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技术使用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U形通道1、分别设置在U形通道1的两竖通道1a内的厌氧微生物膜床2和带有泵气装置3的好氧微生物膜床4、设置在U形通道1其中一竖通道1a内的好氧微生物膜床4上面或者厌氧微生物膜床3上的微电解机构5、位于其中一竖通道1a内的微电解机构5上面的带有溢流口6的储水槽7,U形通道1底部设置有排污口1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嘉琪,未经廖嘉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8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