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超支化聚硅氧烷环氧粘结型固体润滑材料及制备方法和涂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7953.0 | 申请日: | 201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1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颜红侠;杨开明;郭留龙;张渊博;苑俊山;刘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7/65;C09D7/61;C08G77/04;C08G83/00;C08G59/50;B05D1/02;B05D3/00;B05D3/02;B05D7/2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支 化聚硅氧烷环氧 粘结 固体 润滑 材料 制备 方法 涂层 | ||
1.一种含超支化聚硅氧烷环氧粘结型固体润滑材料,其特征在于组份按质量分数计,1~50份MoS2/rGO复合粒子、1~20份端胺基超支化聚硅氧烷HBPSi-NH2、1~100份环氧树脂和1~50份有机溶剂;其中,所述的端胺基超支化聚硅氧烷HBPSi-NH2结构式为:
所述环氧树脂为E-51;
所述MoS2/rGO复合粒子是:将1~50份rGO和1~100份MoS2混合均匀后球磨5~10h,然后用蒸馏水洗涤2~3次,再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即得MoS2/rGO复合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超支化聚硅氧烷环氧粘结型固体润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或N-甲基吡咯烷酮NMP。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超支化聚硅氧烷环氧粘结型固体润滑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按质量分数称取1~50份MoS2/rGO复合粒子加入到1~50份的有机溶剂中,超声搅拌1~60min;
步骤2:再加入1~20份端胺基超支化聚硅氧烷HBPSi-NH2,超声搅拌1~30min;
步骤3:最后加入1~100份环氧树脂E-51,搅拌反应1~30min得到含超支化聚硅氧烷环氧粘结型固体润滑材料。
4.一种以权利要求3所制备的含超支化聚硅氧烷环氧粘结型固体润滑材料为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按照国家标准GB/T 9271-2008对金属基材进行打磨处理,用无水乙醇将金属基材表面的金属磨屑清洗干净,再用丙酮对其打磨面进行擦拭,直至无金属磨屑;
步骤2:将所制备的含超支化聚硅氧烷环氧粘结型固体润滑材料分3~6次均匀喷涂于金属基材的打磨面,每次喷涂完成后,在80℃下固化10~20min;然后进行分段固化,固化过程依次为:90~160℃下固化60~120min,170~200℃下固化30~60min,固化后冷却至室温,即在金属基材表面得到环氧粘结型固体润滑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79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