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中电解液保液量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6003.6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9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桂亚林;李掌权;占克军;夏小勇;高学友;王恒;朱坤庆;计阳;庞佩佩;楚英;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R31/392;G01R31/389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2347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液 保液量 电池 负极活性材料层 正极活性材料层 安全系数 电池体系 负极极片 活性物质 设计信息 铝塑膜 正负极 注液量 电芯 隔膜 极片 测试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中电解液保液量的计算方法。所述计算方法包括:根据电池中正极极片上正极活性材料层的体积VA、负极极片上负极活性材料层的体积VC、隔膜的体积VS、铝塑膜剩余体积Vm和电解液密度ρE,计算出电解液保液量mE。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得到电解液保液量的数据,将电芯体系循环风险及安全系数降低;且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只能对单一确定组成的体系进行测试的缺陷,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电池体系中,若使用的材料、设计信息、正负极活性物质比例发生改变,本发明仍旧适用,对于实际生产上的注液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中电解液保液量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软包锂电池电解液保液量影响电池的电性能尤其是循环性能、安全性能、成本、外观,而现在软包锂电池市场上保液系数均通循环测试确定,体系多,型号多,每个体系、型号若通过循环测试确认保液系数,循环测试时间长,占用资源多,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故需要一种理论方计算方法进行指导从而初步确认电解液使用量。
CN105787140A公开了一种通过测试极片、隔膜的孔隙率而计算保液量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缺点主要在于需要在每个体系基本定型后,并通过实验制备对应的极片、隔膜,才能确认体系的理论保液量,指导意义不足,所述方法只能粗略得进行电解液保液量的估算。
CN109326764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保有量精准化控制方法。锂离子电池电芯经前处理、一次变量注液、二次变量注液等工艺流程,通过测量电芯重量,排除因涂布厚度、面密度不同造成的电解液需求不同的影响,利用计算公式计算相对应的电解液总需求量。所述方法工艺复杂,无法进行工业化应用。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新型电池中电解液保液量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准确地得到电解液保液量的数据,将电芯体系循环风险及安全系数降低,且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电池体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中电解液保液量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得到电解液保液量的数据,将电芯体系循环风险及安全系数降低。且本发明可以克服了现有技术只能对单一确定组成的体系进行测试的缺陷,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电池体系中,若使用的材料、设计信息、正负极活性物质比例发生改变,本发明仍旧适用,具有指导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中电解液保液量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测试电池中正极极片上正极活性材料层的体积VA;
(2)测试负极极片上负极活性材料层的体积VC;
(3)测试隔膜的体积VS、铝塑膜剩余体积Vm和电解液密度ρE;
(4)根据得到的VA、VC、VS、Vm和ρE计算出电解液保液量mE。
本发明通过测试正极极片上正极活性材料层的体积VA、负极极片上负极活性材料层的体积VC、隔膜的体积VS、铝塑膜剩余体积Vm,确定体积的具体数值,结合电解液密度进一步得出软包电芯的理论保液量,且这些条件中一个或多个条件发生改变时仍能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理论上的电解液保液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6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