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侧耳降血糖多糖精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5417.7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0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洪;冯晓彬;王艳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P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耳 血糖 多糖 精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侧耳降血糖多糖精制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亚侧耳进行水提取处理,以便获得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进行离子交换层析,以便获得未吸附穿透液,所述离子交换层析是通过D301离子交换层析柱和D152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的;将所述未吸附穿透液进行膜过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105KD,以便获得截留液;将所述截留液进行酒精沉淀处理,以便获得沉淀物;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干燥处理,以便获得所述亚侧耳多糖。该方法获得的亚侧耳多糖的纯度高达90%以上;同时将多糖提取液浓缩至接近原体积的10~12%,使得酒精沉淀过程中的酒精用量降低到现有方法的5‑10%,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消防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亚侧耳降血糖多糖精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亚侧耳,别名:冬蘑、元蘑(黑龙江)、黄蘑(吉林),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直径9-12cm,扁半球形至平展,半圆形或肾形,黄绿色,粘,有短绒毛,边缘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稍密,白色带淡黄色,近延生。菌根侧生,很短或近乎没有。秋季生于桦树等阔叶树腐木上,呈覆瓦状丛生。分布在我国河北、黑龙江、吉林、山西、广西、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区,是一种多糖含量丰富,可大规模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亚侧耳多糖具有优异的生物学功能,如抗癌、抗氧化和降血糖等,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然而,成本低、效率高、安全隐患低的亚侧耳多糖的工业生产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热水萃取和酒精沉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亚侧耳多糖的少量提取。然而,利用现有技术提取获得的多糖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糖蛋白或者糖肽,以及其他非功能性的多糖成分,导致亚侧耳多糖的纯度难以保证,仅为35%-80%。进一步地,正是由于利用现有技术提取获得的多糖纯度过低,阻碍了研发人员对亚侧耳多糖生化性质的深入研究,进而限制了亚侧耳多糖提取方法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另外,如果采用现有技术进行亚侧耳多糖的工业化生产,还会存在如下问题:整个生产过程会消耗大量的酒精,后续处理大量的酒精需要付出高昂的生产成本,同时,大量的酒精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而直接限制了现有技术的大规模生产应用。
基于上述问题,发明人经过无数的实验探索,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的亚侧耳多糖的工业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D301和D152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离子交换层析,克服了一般用DEAE-纤维素和CM-纤维素的高成本问题,同时在膜截留分子量为1×105KD的条件下进行膜过滤,除去了大量的小分子及低分子量生物活性低的多糖杂质。该方法使得酒精沉淀后获得的亚侧耳多糖的纯度较高,可达90%以上,进而可以对亚侧耳多糖的生化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发明人发现,亚侧耳多糖的荷电性接近电中性,且分子量大于1×105KD,为中性水溶性多糖,进一步验证了本发明生产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且该方法将多糖提取液浓缩至接近原体积的10~12%,使得酒精沉淀过程中的酒精用量降低到现有方法的5-10%,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消防安全隐患;另外,该方法中采用的膜处理原材料和层析材料均可以多次重复利用,且价格低廉,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此,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亚侧耳多糖的提取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
将亚侧耳进行水提取处理,以便获得提取液;
将所述提取液进行离子交换层析,以便获得未吸附穿透液,所述离子交换层析是通过D301离子交换层析柱和D152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的;
将所述未吸附穿透液进行膜过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105KD,以便获得截留液;
将所述截留液进行酒精沉淀处理,以便获得沉淀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5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