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取款机钞箱跟踪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4940.8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9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屋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G06K17/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32242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210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钞箱 指令按键 操作指令按键 自动取款机 掌上电脑 扫描头 加钞 安全性隐患 实时跟踪 全流程 识别码 条码 钞柜 读头 配钞 取下 服务器 扫描 跟踪 攻击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取款机钞箱跟踪的方法和系统。该系统中,钞柜锁连接有钞箱读头,钞箱读头上设置有指令按键和扫描头,指令按键分下钞箱操作指令按键和上钞箱操作指令按键。工作人员进行加钞作业时,通过扫描头扫描钞箱上的RFID标签或条码以获取相应的钞箱识别码,然后通过指令按键执行相应的下钞箱确认和上钞箱确认,从而使得服务器能够在加钞时实时跟踪钞箱取下和换上,从而实现自动取款机加配钞全流程管理。相比于掌上电脑方式,该系统更加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并且流程上更为合理,而且避免掌上电脑被攻击的安全性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取款机,特别涉及自动取款机中钞柜的锁具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取款机分上柜体和下柜体。上柜体内放置有工控主机。下柜体,又称为钞柜,其内设有用于吐钞的机械结构和用于存放现钞的钞箱。上柜体和下柜体分别设有柜门。银行工作人员对自动取款机加钞时需要打开钞柜的柜门。钞柜的柜门设有动态密码锁进行闭锁。现有技术下,自动取款机加钞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将现钞放入钞柜的钞箱内;第二种是直接更换钞柜内的钞箱。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取款机是第二种加钞方式,也就是直接更换钞箱。自动取款机更换钞箱时,需要将钞柜内的钞箱取下,然后将另外的钞箱换上。钞柜内的钞箱可能有多个,因此更换钞箱时,需要更换多个钞箱。出于银行对现钞管理的安全考虑,每个自动取款机内有哪些钞箱在后台服务器有记录。每个自动取款机和每个钞箱具有唯一的识别码,通过自动取款机识别码和钞箱识别码在后台服务器保存相应的匹配记录以保存自动取款机内有哪些钞箱。加钞前,首先需要在后台服务器为相应的自动取款机生成加钞任务,加钞任务包含将要更换上的每个钞箱的识别码。加钞时,需要依据加钞任务执行业务逻辑:每个被更换下来的钞箱需要通过后台服务器进行确认验证;每个被更换上去的钞箱需要通过后台服务器进行确认验证,由此保证每个自动取款机所放置的钞箱是特定的并且按加钞任务执行。也就是说,加钞时钞箱不能随意放置,从而实现钞箱和现钞的跟踪。
为实现加钞时上述的钞箱跟踪,现有技术下,通过额外专门的掌上电脑实现。下钞箱和上钞箱时,通过掌上电脑扫描钞箱上的识别码,上传到后台服务器以确认所取下的钞箱和所更换上的钞箱的正确性,从而实现对钞箱跟踪。采用掌上电脑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是无线信号问题。由于银行不允许在自动取款机加钞房内使用Wifi,因此该掌上电脑只能依赖于移动网络连接上网。而由于自动取款机加钞房自身空间狭小的问题,移动网络信号强度削弱较多,加上移动基站的较远原因,导致移动网络信号较弱。特别是某些时候还存在移动网络信号被屏蔽的问题,比如高考或者国家重要活动时移动网络信号存在屏蔽导致移动网络不可用。
第二是掌上电脑的管理维护问题。银行需要对掌上电脑的领用和归还进行管理和记录,加上掌上电脑还存在充电、损坏、报废和更新等问题,使得掌上电脑的管理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掌上电脑方案下,自动取款机加配钞过程中的钞箱跟踪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取款机钞箱跟踪的方法,该方法涉及服务器和自动取款机;所述自动取款机包括工控主机和钞柜;工控主机连接服务器;所述钞柜设有钞柜门;所述钞柜门上设有钞柜锁;钞柜锁连接工控主机;所述钞柜锁连接有钞箱读头;所述钞箱读头上设有扫描头;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钞柜锁与服务器进行交互,通过对工作人员身份的验证和加钞任务的核实后,钞柜锁或 服务器通过工控主机启动开锁交互,生成动态密码,钞柜锁接收到动态密码,验证通过后进行开锁操作;开锁完成后,钞柜锁初始化当前流程状态,并提示工作人员进行开钞柜门操作,同时等待接收钞箱读头发送的操作指令信息;
S2:钞箱读头通过所述扫描头接收钞箱识别码,并将所述钞箱识别码组成操作指令信息,并向钞柜锁发送所述操作指令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4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