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整极耳对齐度的方法、动力电池卷芯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4906.0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4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雷洪根;余招宇;倪伟;张洪臣;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浦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贾慧琴;包姝晴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整 对齐 方法 动力电池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整极耳对齐度的方法、动力电池卷芯及制备方法。该调整极耳对齐度的方法包含:S1,以首极耳的第一中心线,作为基准线,首极耳的宽度为W1;S2,测量第二极耳的第二中心线与基准线的距离a1,顺着卷绕方向,当第二中心线在基准线后边,则调整首极耳的宽度为W1‑a1;反之,则调整为W1+a1;S3,测量第三极耳的第三中心线与基准线的距离a2,当第三中心线在基准线后边,则调整第二极耳的宽度W2为W2‑a2;反之,则调整为W2+a2,重复步骤S2;S4,依步骤S3类推,顺序测量并调整第n极耳的宽度。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卷芯,整体对齐度大幅提高,且对隔膜和极片厚度变化引起的极耳错位兼容能力强,尤其适用于变极耳的对齐度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芯生产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整多极耳卷绕极耳对齐度的方法,尤其是采用椭圆形卷针的多层数变极耳工艺。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广泛应用于车辆启动、汽车应急电源、发电机启动、混合电动汽车等汽车动力行业,基本上动力电池覆盖了大多数的汽车电池行业。动力电池极片是电池的核心部分,包含正极片和负极片,极耳是由极片引出的部分,经过极耳与顶盖极柱的衔接才能通电,因而电池极片的完好性,对齐度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锂电新能源的发展,动力电芯制造主要有卷绕和叠片2种工艺,对应的电池结构形式主要为圆柱、方形和软包。其中,软包电池一般采用叠片工艺,而圆柱和方形电池则主要采用卷绕工艺。由于卷绕工艺可以通过转速实现电芯的高速生产,满足目前国内高产能的需求,而叠片工艺所能达到的速度有限,所以现在国内的动力电芯主要采用卷绕工艺。
当前,国内的方形铝壳电芯一般采用等极耳工艺,少数采用变极耳工艺,使用的卷针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
在设计模切尺寸的时候,需要保证极耳的对齐度,这样,才能让后续的装配不会产生干涉,不会减少极耳超焊的有效面积,导致过流不足,进而影响电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常用的调试方法是:修改等差数列设计理论模型的系数,或者调整极片入料位、卷绕张力、卷针铁氟龙(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层数、正极片印花的深度等,通常情况下,这些方法都可以改变极耳的位置,进而调整极耳对齐度,但这种方式至少存在以下弊端:1.调整的范围十分有限,最多能调整的极耳错位值为5mm;2.不能保证每一片的极耳都居中,因为在极耳中心距固定的情况下,每一片极耳的移动都对后面的极耳位置有影响;3.对隔膜和极片厚度变化引起的极耳错位兼容能力不强,最大累计厚度波动不能超过8μ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极耳对齐度的调整方法,以保证每一片极耳均居中,能调整的极耳错位值范围广,对隔膜和极片厚度变化引起的极耳错位兼容能力强,尤其适用于变极耳的对齐度调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整极耳对齐度的方法,其包含:
S1,找出首极耳的第一中心线,作为基准线,以对后续的极耳对齐度进行调整,首极耳的宽度为W1;
S2,测量第二极耳的第二中心线与基准线的距离a1,顺着卷绕方向,当第二中心线在基准线后边,则调整首极耳的宽度为W1-a1;当第二中心线在基准线前边,则调整首极耳的宽度为W1+a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浦能源有限公司,未经瑞浦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4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度可调的锂电池
- 下一篇:一种防爆型锂离子数字列尾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