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释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64485.1 申请日: 2019-09-12
公开(公告)号: CN112472659B 公开(公告)日: 2022-08-16
发明(设计)人: 邢梦真;高云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科微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微针(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00 分类号: A61K9/00;A61K45/00;A61K47/24;A61K47/38
代理公司: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代理人: 邹欢
地址: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缓释微针贴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一种缓释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所述微针贴片包括针体和针体上的针尖,至少所述针尖部位包括在微针贴片干燥过程中可实现凝胶化的针尖制备液制备而成的部分;所述针尖制备液的溶质包括甘油磷酸盐类化合物和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类化合物。甘油磷酸盐可与纤维素醚类化合物竞争水分子,从而改变其浊点,使微针在干燥过程中发生凝胶化,制得具有良好皮肤穿刺效果的凝胶微针,实现包载药物的体内缓慢释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缓释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缓释微针是一种作用皮内后,可实现药物持续、平缓递送的新型透皮给药制剂,适用于需长期给药,治疗窗窄药物的使用,具有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和便利性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在新型微针给药制剂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现有缓释微针主要基于(1)微球、脂质体、固体分散体等缓释体系;(2)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壳聚糖等可降解聚合物材料;(3)溶胶-凝胶相转换材料进行设计。其中,缓释体系的引入使得制备过程更为繁琐,且载药量会降低;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因水溶性差,常需使用有机试剂作溶剂,不可避免地造成有机溶剂残留,引起安全问题。

当前,有关相变微针的研究不多,包括:交联聚乙烯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卡波姆、泊洛沙姆等。

中国专利CN102202720A公开了一种利用交联聚乙烯醇制备相转化聚合物微针的方法,通过-20℃冷冻,4℃解冻的反复操作,使得水溶性聚乙烯醇在水溶液中通过微晶构建形成凝胶,从而实现药物的缓释递送,但该制备工艺流程繁琐,耗时长,不适于缓释微针的大批量工业化生产;而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制作的相变微针,原材料合成工艺复杂,且材料水溶性差,需引入有机试剂,存在安全隐患(Marc Pearton,Chris Allender,Keith Brain,et al.Gene Delivery to the Epidermal Cells of Human Skin ExplantsUsing Microfabricated Microneedles and Hydrogel Formulations.PharmaceuticalResearch.2008,25(2):407-416.);卡波姆和泊洛沙姆凝胶均因具有良好的温敏特点,在制药行业被广泛用作局部治疗药物的载体,作用于粘膜或皮肤等患处时,可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但这两种材料机械强度极差,无法制成具有皮肤穿刺性的微针,现有研究均是先使用有足够机械强度的金属微针或聚合物微针预处理皮肤,待微通道打开,再将载药的卡波姆或泊洛沙姆溶液涂覆于微针处理过的皮肤表面,利用其温敏特性,发生溶胶-凝胶的相变过程,形成药物储库,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

针对上述问题,寻找适用的溶胶-凝胶相转换材料,使其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可以刺穿人体皮肤角质层,且使微针在制作过程中即可实现由液态溶胶转变成固态凝胶的过程,制得有利于药物透过的多孔骨架微针,对促进药物皮内持续、平缓释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皮肤穿刺效果的缓释微针贴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释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缓释微针贴片,包括针体和针体上的针尖,至少所述针尖部位包括在微针贴片干燥过程中可实现凝胶化的针尖制备液制备而成的部分;

所述针尖制备液的溶质包括甘油磷酸盐类化合物和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类化合物。

优选地,所述甘油磷酸盐类化合物选自甘油磷酸钠、甘油磷酸钾、甘油磷酸镁、甘油磷酸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类化合物为羟丙基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丁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微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微针(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微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微针(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4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