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同轴反转螺旋桨技术的潮流能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3715.2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6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施伟;张松浩;张礼贤;张浦阳;王凯;刘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26 | 分类号: | F03B13/26;F03B11/00;H02K7/18;H02K7/116 |
代理公司: | 21200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反转 固定式框架 螺旋桨技术 齿轮 螺旋桨系统 发电系统 方向转动 螺旋桨 电力传输系统 常规螺旋桨 发电成本 发电效率 发电 海床 潮流能 发电机 扭力 施工 海浪 抵消 电机 建造 便利 景观 成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同轴反转螺旋桨技术的潮流能发电系统,包括固定式框架结构、同轴反转螺旋桨系统、电机和电力传输系统;所述的固定式框架结构固定于海床,同轴反转螺旋桨系统和发电机均与固定式框架结构相连。本发明的发电系统中的固定式框架结构简单、施工便利、建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基于同轴反转螺旋桨技术进行发电,没有了常规螺旋桨带来的扭矩,也就是随着两个螺旋桨向相反方向转动,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而相互抵消了作用在第一齿轮上的扭力。基于同轴反转螺旋桨技术进行发电,能有效的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同轴反转螺旋桨隐藏在海浪之下,不会破坏任何景观;结构上设计合理,施工方案技术成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了一种潮流能发电装置,以固定式框架结构为基础,应用同轴反转螺旋桨技术将潮流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化石能源匮乏、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国际社会加快了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潮流能的开发目前备受各国关注。发展潮流能为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也符合我国发展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需求。我国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潮流能资源,尤其在福建、浙江沿海地区,潮流能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海上潮流能具有绿色无污染、储量巨大、不消耗燃料、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适用于沿海地区及深远海发电需求等诸多好处。其在战略、民生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应用价值。此外,潮流能还有很多显而易见且无法替代的优点,如水力涡轮机隐藏在海浪之下,不会破坏任何景观;对潮汐预测的准确性远超过对风的预测;在特定时间内,通过涡轮机的水量越大,产生的功率越大。近年来,由于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全世界对潮流能的兴趣和投资比例正在大幅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同轴反转螺旋桨技术的潮流能发电系统。由于同轴反转螺旋桨在性能上比常规螺旋增加了6%-16%的效果,该装置有效地提高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和能量的转化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基于同轴反转螺旋桨技术的潮流能发电系统,包括固定式框架结构、同轴反转螺旋桨系统、电机7和电力传输系统;所述的固定式框架结构固定于海床,同轴反转螺旋桨系统和电机7均与固定式框架结构相连;
所述的固定式框架结构包括顶板1、框架6、桁架13、两侧桁架14和后端桁架15,顶板1安装在四根框架6的顶部,两侧桁架14固定在两根框架6的中部;桁架13固定在两个两侧桁架14之间,位于两侧桁架14的中部;后端桁架15固定在两根框架6的中部,其与两侧桁架14相互垂直并在同一水平面;
所述的同轴反转螺旋桨系统包括外侧螺旋桨2、内侧螺旋桨3、中心传动轴4、外部传动轴5和转向齿轮系统12,转向齿轮系统12进一步包括三个齿轮;外侧螺旋桨2通过中心传动轴4和第二齿轮10相连,内侧螺旋桨3通过外部传动轴5与第三齿轮11相连;第二齿轮10与第三齿轮11通过转向齿轮原理与第一齿轮9相啮合,第一齿轮9通过竖直传动轴8与电机7相连;电机7固定安装在顶板1的下表面;为保证同轴反转螺旋桨系统的稳定性,外部传动轴5通过桁架13与固定式框架结构的两侧桁架14相连,中心传动轴4的末端与后端桁架15相连。
水流通过同轴反转螺旋桨,推动两个螺旋桨反向转动,外侧螺旋桨2通过中心传动轴4带动第二齿轮10沿第一方向转动;与此同时,内侧螺旋桨3通过外部传动轴5带动第三齿轮11沿第二方向转动;由于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11的反向转动恰好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9的单向转动,从而推动通过竖直传动轴8与第一齿轮9连接的发电机7发电。第二齿轮10和三齿轮11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相互抵消了作用在第一齿轮9上的扭力,没有了常规单向螺旋桨带来的扭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固定式框架结构简单、施工便利、建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3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