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诈骗号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63480.7 | 申请日: | 2019-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3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笑磊;王九九;张成岩;陈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3/22 | 分类号: | H04M3/22;H04W12/12;H04W12/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孙静;刘芳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诈骗 号码 识别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诈骗号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诈骗号码的归属地、开户数据以及业务数据;将与第一诈骗号码具有相同归属地的号码组成号码集,并在号码集中查找第一号码;其中,第一号码的开户数据与第一诈骗号码的开户数据相匹配,且第一号码的业务数据与所述第一诈骗号码的业务数据相匹配;获取第一号码的寻呼信令数据,并判断第一号码的寻呼信令数据是否符合预设套餐模型,若否,则判定第一号码为诈骗号码。本实施例提供的诈骗号码识别方法在未生成话单的号码中,筛选获得诈骗号码,实现了诈骗号码的预判,能够及时给予用户提醒,保护了用户的利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诈骗号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电话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移动电话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电话诈骗层出不穷,犯罪分子的诈骗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诈骗号码的准确识别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前运营商的防诈骗电话识别系统主要是基于诈骗电话的话单数据生成,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手段,基于各电话号码的主叫频次、通话时长、通话对象数量及离散度等建立数学模型,挖掘出诈骗电话的行为特征,从而对疑似号码进行分析,筛选出诈骗电话。
然而,只有当诈骗电话的主叫方发起呼叫,被诈骗用户接通后才能生成话单数据,那些未被接起的诈骗电话并没有留下话单数据。因此,当前的诈骗号码的识别仅能在电话诈骗发生之后执行,无法对诈骗号码进行预判,不能给予用户及时的提醒。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诈骗号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诈骗号码进行预判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诈骗号码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诈骗号码的归属地、开户数据以及业务数据;
将与所述第一诈骗号码具有相同归属地的号码组成号码集,并在所述号码集中查找第一号码;其中,所述第一号码的开户数据与所述第一诈骗号码的开户数据相匹配,且所述第一号码的业务数据与所述第一诈骗号码的业务数据相匹配;
获取所述第一号码的寻呼信令数据,并判断所述第一号码的寻呼信令数据是否符合预设套餐模型,若否,则判定所述第一号码为诈骗号码;其中,所述预设套餐模型为基于非诈骗号码的寻呼信令数据预先训练得到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开户数据包括开户时间和套餐类型;所述在所述号码集中查找第一号码,包括:
获取所述号码集中各号码的开户数据;
从所述号码集中选取开户数据与所述第一诈骗号码的开户数据相匹配的所有第二号码;
获取各第二号码的业务数据;
针对每个第二号码,判断所述第二号码的业务数据与所述第一诈骗号码的业务数据是否匹配,并将与所述第一诈骗号码的业务数据相匹配的第二号码确定为所述第一号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业务数据包括月度消费额;所述判断所述第二号码的业务数据与所述第一诈骗号码的业务数据是否匹配,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号码的月度消费额与所述第一诈骗号码的月度消费额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小于,则判定所述第二号码的业务数据与所述第一诈骗号码的业务数据相匹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业务数据还包括账号余额;所述判断所述第二号码的月度消费额与所述第一诈骗号码的月度消费额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号码的账号余额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若大于,则判定所述第二号码的业务数据与所述第一诈骗号码的业务数据不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3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