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压缩机和制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3359.4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3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浩;冯熙;张曙光;曹俊;李华南;鲁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7/10 | 分类号: | F04D17/10;F04D25/06;F04D29/063;F04D29/056;F04D29/42;F04D29/4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磊;李建新 |
地址: | 美国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压缩机 制冷 装置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心压缩机和制冷装置。压缩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第一位置处具有流体入口,所述外壳的第二位置处具有流体出口;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布置在所述外壳中并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包括竖直地布置的转子轴,所述转子轴包括下端和上端;离心压缩机构,所述离心压缩机构的叶轮与所述转子轴连接以由所述电机组件驱动;以及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位于所述离心压缩机构上方,并单独地或与所述外壳的顶部部分一起限定流通道;来自所述流体入口的流体经过所述电机组件后从所述离心压缩机构的外周自下而上流入所述流通道,并在所述流通道中转向,由此自上而下地进入所述离心压缩机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装置结构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离心压缩机而言,常用于大型制冷机组并常使用无需润滑的轴承(无油轴承)。在期望使用高速小型离心压缩机时,高速无油轴承的成本太高。因此期望的是提供需要润滑的轴承并设计简化的油路。另一方面,期望能够简化离心压缩机结构,使得能提供紧凑的小型离心压缩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离心压缩机,尤其是竖直布置的立式离心压缩机,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第一位置处具有流体入口,所述外壳的高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处具有流体出口;
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布置在所述外壳中并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包括竖直布置的转子轴,所述转子轴包括下端和上端;
离心压缩机构,所述离心压缩机构的叶轮与所述转子轴连接以由所述电机组件驱动;以及
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位于所述离心压缩机构上方,并单独地与所述外壳的顶部部分一起限定流通道;
其中,在所述离心压缩机工作时,来自所述流体入口的流体经过所述电机组件后从所述离心压缩机构的外周自下而上流入所述流通道,并在所述流通道中转向,由此自上而下地进入所述离心压缩机构,并从所述流体出口离开。
在所述离心压缩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子轴由位于下部的第一轴承和位于上部的第二轴承支撑,所述外壳的底部部分具有油槽,所述转子轴的下端位于所述油槽中,所述转子轴限定其中沿轴向或倾斜的油通道,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位置上具有沿径向的穿孔。
在所述离心压缩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
电机壳体;
固定在所述电机壳体内侧的定子;
所述定子径向内侧的转子,所述转子能够在激励下相对于所述定子转动;
所述电机壳体底部的第一轴承座以及其中的第一轴承;
所述电机壳体顶部的油杯;以及
所述油杯上方的第二轴承支架以及其中的第二轴承。
在所述离心压缩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壳体底部通过支撑支架连接至所述外壳,所述电机壳体顶部连接至所述第二轴承支架,所述第二轴承支架由所述外壳支撑,所述油杯包括导油管,所述导油管倾斜布置以将油杯中的油引导至所述外壳的内壁,并回到所述外壳的底部部分的油槽。
在所述离心压缩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承支架的外周具有允许流体自下而上通过的流体通道。
在所述离心压缩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心压缩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压缩级。
在所述离心压缩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心压缩机构包括第一级叶轮、隔板、蜗壳以及第二级叶轮,所述蜗壳的出口与所述外壳的流体出口连通,所述流体经所述第一级叶轮压缩后从所述蜗壳的上表面和所述隔板之间通过,随后经所述第二级叶轮压缩后,经所述蜗壳的出口从所述流体出口离开。
在所述离心压缩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壳和所述第二轴承支架的外周具有对应的流体通道,以允许流体自下而上地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利公司,未经开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33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信号产生装置
- 下一篇:新风系统、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