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rofile的迁移方法、装置、SM-DP+及运营商后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3135.3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2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乐祖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0 | 分类号: | H04W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rofile 迁移 方法 装置 sm dp 运营商 后台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Profile的迁移方法、装置、SM‑DP+及运营商后台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一迁移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迁移请求信息,生成所述目标Profile的迁移令牌;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迁移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eSIM卡的标识信息对所述迁移令牌进行检查,若检查通过,将所述迁移令牌中携带的目标Profile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设备的eSIM卡的标识信息绑定;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目标Profile;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将Profile从第一设备迁移到第二设备的方法,SM‑DP+无需生成新的Profile,只需复用旧的Profile;且运营商后台系统无需将手机号与新的Profile绑定,避免后台改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Profile的迁移方法、装置、SM-DP+及运营商后台系统。
背景技术
eSIM卡(embedded SIM,嵌入式SIM卡,或称为内置芯片式用户身份识别卡)的概念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用户无需插入物理SIM卡。eUICC(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上可以保存一个或多个Profile(用户签约参数集),当某个Profile处于激活状态时,用户可以使用该Profile接入其归属运营商的网络。用户与运营商完成合约签署后,可以从SM-DP+(Subscription Manager-DataPreparation+,用户管理-数据准备网元)上下载Profile。
用户在更换eSIM设备时,通常希望在新设备上继续使用原有的手机号码。因为eSIM卡无法通过插拔的方式移到新设备上,按照现有的技术规范,用户要达到Profile迁移的目的,需要在新设备上重新订购、下载新的Profile,同时将旧设备上的Profile失效或删除。
现有技术方案存在如下缺点:
1)用户需要重新向运营商订购新的Profile,如果旧设备上eSIM包含多个Profile,则需要多次执行该操作。
2)SM-DP+需要生成新的Profile,同时回收旧的Profile;
3)运营商后台系统需要将手机号与旧Profile解绑,并绑定新的Profile,改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rofile的迁移方法、装置、SM-DP+及运营商后台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更换新设备后需要重新订购Profile,操作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签约参数集Profile的迁移方法,应用于用户管理-数据准备网元SM-DP+,包括:
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一迁移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迁移请求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eSIM卡的标识信息以及待迁移的目标Profile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迁移请求信息,生成所述目标Profile的迁移令牌;所述迁移令牌中携带目标Profile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一设备的eSIM卡的标识信息;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迁移请求信息,所述第二迁移请求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eSIM卡的标识信息、第二设备的eSIM卡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迁移令牌;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eSIM卡的标识信息对所述迁移令牌进行检查,若检查通过,将所述迁移令牌中携带的目标Profile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设备的eSIM卡的标识信息绑定;
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目标Profile。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迁移请求信息,生成所述待迁移的Profile的迁移令牌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迁移令牌,以使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迁移令牌将所述目标Profile的状态设置为不可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31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