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装极性端子型铅酸蓄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62777.1 | 申请日: | 2019-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2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熊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47 | 分类号: | H01M50/547;H01M50/55;H01M50/571;H01M50/572;H01M50/507;H01M50/30;H01M50/325;H01M10/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李兵 | 
| 地址: | 235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极性 端子 型铅酸 蓄电池 | ||
侧装极性端子型铅酸蓄电池,包括外壳体;所述汇流部件包括正极连接座和负极连接座,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正极连接座、所述负极连接座相对设置;所述外壳体的外侧面连接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贯穿于一个所述安装孔,且所述正极端子的端部固定伸入于所述正极连接座的内部;所述负极端子贯穿于另一个所述安装孔,且所述负极端子的端部固定伸入于所述负极连接座的内部;本发明将极性端子安装在铅酸蓄电池的侧面,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加的安全性能,侧面不易接触的外部导体,不易导致正负极直接连通形成短路现象;由于酸雾由下向上流动,因此侧面的端子不易被电池槽内的酸雾腐蚀,大大提高了导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铅酸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侧装极性端子型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
目前市场上铅酸蓄电池的极性端子都是位于电池的顶面,这种结构存在的缺点:
1)极性端子在电池顶部,由于充电过程电池槽内会产生气体,气体中含有硫酸,由于电池槽内压力增加,酸雾会进入正负极端子内,容易把端子腐蚀,腐蚀后的端子会导致与线束接触不良,不能够保持正常通电;
2)正负两个端子在电池盖上面,两个不同极性的端子在同一平面,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有金属在此盖面容易导致两端子短路;
3)端子在电池盖面上,电池不能够重叠安装,否则上面的电池容易压坏下面的电池端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侧装极性端子型铅酸蓄电池,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侧装极性端子型铅酸蓄电池,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储液室,每个所述储液室内均安装有电极组;所述外壳体的侧面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电极组的顶部电性连接汇流部件;
所述汇流部件包括正极连接座和负极连接座,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正极连接座、所述负极连接座相对设置;所述外壳体的外侧面连接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贯穿于一个所述安装孔,且所述正极端子的端部固定伸入于所述正极连接座的内部;所述负极端子贯穿于另一个所述安装孔,且所述负极端子的端部固定伸入于所述负极连接座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端子与所述负极端子之间结构相同,所述正极端子的输入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通过螺纹伸入于所述正极连接座的内部,所述连接柱靠近所述正极连接座的端部侧壁对称设有正极锁紧卡头,所述正极连接座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正极锁紧卡头相互配合的卡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顶面设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底部与导气机构的出口连通,所述导气机构的入口并联至各个所述储液室,所述导气机构用以将充电产生的气体导出至所述安全阀,所述导气机构的外部连接有防漏保护机构,所述防漏保护机构用以控制所述导气机构的通断,所述防漏保护机构与所述正极锁紧卡头配合连接,所述正极锁紧卡头用以带动所述防漏保护机构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导气机构包括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以及分支管,所述第一导流管的顶端连通所述安全阀,所述第一导流管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的底端并连有多个所述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伸入于各个所述储液室内,所述防漏保护机构包括支撑管、顶杆、封堵板以及弹簧,所述支撑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正极连接座,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侧壁,所述支撑管与所述卡孔相互连通,所述支撑管的内部滑动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伸入于所述卡孔的内部,所述顶杆的另一端连接封堵板,所述封堵板贯穿于所述第一导流管的内部,所述封堵板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导流管的通断,所述封堵板的内部开有导流孔,所述支撑管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顶杆贯穿于所述弹簧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顶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27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弯贴胶机及电池生产线
 - 下一篇:电池和电池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