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钕铁硼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62240.5 | 申请日: | 2019-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9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书台;徐凯;孙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上达稀土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2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钕铁硼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钕铁硼加工方法,属于磁性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压机成型、压坯分割样片、真空烧结、喷砂及晶界扩散处理、加工处理等步骤,压坯分割样片时采用的分割器包括压坯定位组件、X轴向切割机构、X轴向移动机构、Y轴向切割机构及Y轴向移动机构,压坯定位组件包括用于夹持压坯的上压板和下定板;X轴向切割机构包括一列X轴切刀及驱动X轴切刀上下移动的第一凸轮,Y轴向切割机构包括一排Y轴切刀及驱动Y轴切刀上下移动的第二凸轮。本发明的分割器的切割效果较好且切割效率较高,可以保障样片的质量,本发明可提高生产效率,可以保证产品尺寸精度,降低毛坯后序加工过程中材料损耗,提高合格率和成材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性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钕铁硼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烧结钕铁硼加工成品的主要流程为:成型压坯真空烧结制得毛坯,毛坯经过后序加工,如磨床、切片、线切割、倒角、电镀等工序才能得到长片、瓦型或者其他形状规格成品。一般地,真空烧结毛坯的尺寸较大,材料已完全致密化,密度和硬度都较高,会加大后序加工的难度,同时存在加工精度低、流程繁杂、生产周期较长、出材率合格率低、成本较高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钕铁硼加工方法,其可简化加工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同时可以保证产品尺寸精度,降低毛坯后序加工过程中材料损耗,提高合格率和成材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钕铁硼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压机成型:将原料制成粗粉后,用气流磨进行研磨,制得细粉;再将细粉通过自动压机压制成型,制得压坯,成型压坯的密度为4.3±0.3g/㎝3;
S2、压坯分割样片:将步骤S1中所得的压坯用分割器分割成规格与成品相对应的样片;
S3、真空烧结:将步骤S2中分割后的样片置于真空烧结炉进行真空烧结;
S4、喷砂及晶界扩散处理:将步骤S3中烧结后的样片经过喷砂处理后进行渗镝或铽晶界扩散处理;
S5、加工处理:将步骤S4中晶界扩散处理后的样片经过喷砂后镀上镀层即制得成品,或者在喷砂前样片经过倒角。
进一步地,步骤S1中使用全自动成型压机将细粉压制成型,压坯的压向和模宽尺寸均为40~60mm,取向方向尺寸为30~50mm。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分割器为网格型分割器,其切割刀的厚度为0.20~0.25mm,材质为硬质合金,硬度达到52±2HRC。
进一步地,步骤S2在密闭空间内操作,操作过程中全程在氮气的保护状态下。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真空烧结炉的环境真空度达到10-2Pa,烧结温度为1050℃~1080℃,烧结时间为4.5~5小时。
由于本发明将现有的钕铁硼加工方法中的分切步骤提前至压机成型之后、真空烧结之前,其分割对象的质地发生变化,那么现有的钕铁硼加工用分割器已不再适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步骤S2中适宜使用的分割器,其结构为:包括压坯定位组件、X轴向切割机构、X轴向移动机构、Y轴向切割机构及Y轴向移动机构,所述X轴向切割机构设于压坯定位组件长度方向的一端侧,所述Y轴向切割机构设于压坯定位组件宽度方向的一端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上达稀土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上达稀土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2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