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1796.2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0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城;徐君;钱立胜;余长旺;付抗;钱智;蒲新阳;曹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锦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H01H13/02;H01H13/06;F01M13/00;F01M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插接头 卡环 触电 活动插接 行程开关 通风管 插接片 导电杆 按键 轴箱 曲轴箱通风管 按键压簧 底座弹簧 底座内腔 电路导通 缓冲能力 活动套接 向上移动 电气室 导通 内腔 锁簧 种曲 冲击力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通风管行程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包括快插接头,快插接头内腔的中央活动插接有锁簧,快插接头的左侧活动插接有触电卡环,触电卡环右侧的环身上活动套接有O型圈,快插接头的左侧活动插接有SAE接头,快插接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气室。本发明通过SAE接头与触电卡环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使触电卡环可以推动按键向底座内腔的顶部移动,再通过导电杆与插接片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使导电杆可以与插接片连接在一起,从而使电路导通,而通过底座弹簧与按键压簧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减少按键向上移动时产生的冲击力,从而使该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达到了拥有较好的导通能力以及较好的缓冲能力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管行程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
背景技术
气缸体下部用来安装曲轴的部位称为曲轴箱,曲轴箱分上曲轴箱和下曲轴箱,上曲轴箱与气缸体铸成一体,下曲轴箱用来贮存润滑油,并封闭上曲轴箱,故又称为油底壳图,油底壳受力很小,一般采用薄钢板冲压而成,其形状取决于发动机的总体布置和机油的容量,油底壳内装有稳油挡板,以防止汽车颠动时油面波动过大,油底壳底部还装有放油螺塞,通常放油螺塞上装有永久磁铁,以吸附润滑油中的金属屑,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在上下曲轴箱接合面之间装有衬垫,防止润滑油泄漏。
目前,曲轴箱在工作时会排出大量的曲轴箱窜气,而曲轴箱窜气是一种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环境,使其在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的作用下能够将曲轴箱内经过油气分离系统分离的曲轴窜气,再次顺利的导入气缸的进气系统重新燃烧,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曲轴窜气内有毒气体,但是现有的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不仅通导性差,且在长期使用后推动导电杆的杆身会出现损坏,从而使插接片与导电杆之间的导通性能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具备拥有较好的导通能力以及较好的缓冲能力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不仅通导性差,且再长期使用后推动导电杆的杆身会出现损坏,从而使插接片与导电杆之间的导通性能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一种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包括快插接头,所述快插接头内腔的中央活动插接有锁簧,所述快插接头的左侧活动插接有触电卡环,所述触电卡环右侧的环身上活动套接有O型圈,所述快插接头的左侧活动插接有SAE接头,所述快插接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气室,该电气室内腔的底部活动插接有按键,所述按键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底座,柱塞式行程开关位于导电杆顶部的左右两侧。
本发明的一种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其中所述快插接头顶部电气室内腔的中央固定插接有密封按钮,所述密封按钮内腔的中央活动连接有柱塞式行程开关,所述密封按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PCB板,所述PCB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器盒盖。
本发明的一种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其中所述底座顶部内腔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底座弹簧,所述按键内腔底部的中央设有按键压簧,所述按键压簧的顶部贯穿连接有导电杆,所述底座的内腔的左右两侧均插接有插接片。
本发明的一种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其中导电杆位于两个插接片的底部,导电杆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金属连接块,该金属连接片位于插接片的底部。
本发明的一种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其中O型圈侧面的形状与大小和触电卡环侧面的形状与大小相契合,锁簧侧面的形状与大小和快插接头侧面的形状与大小相契合。
本发明的一种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其中密封按钮插入电气室后通过灌入胶水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一种曲轴箱通风管行程开关,其中按键位于快插接头的顶部,按键位于底座底部的内腔中且按键正面的长度与底座正面的长度相契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锦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锦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17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