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大尺寸柔性印制板散热的冷板优化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1716.3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4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李通;陈玉军;吴荣亮;于惠;唐亚彬;林苗苗;刘凯;黄杨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39 | 分类号: | G06F30/39;G06T17/00 |
代理公司: | 33246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214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制板 冷板 柔性印制板 热变形 散热 导热界面材料 导热 接触热阻 优化设计 热仿真 减小 贴合 复合 优化 | ||
一种面向大尺寸柔性印制板散热的冷板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印制板初始状态模型;步骤2:确定印制板与冷板间的固定点,控制印制板热变形;步骤3:印制板与冷板间刚柔复合导热设计。本发明,通过热仿真印制板的热变形,合理确定印制板与冷板之间的导热界面材料,优化印制板与冷板的贴合,减小印制板与冷板之间的接触热阻,满足大尺寸柔性印制板的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印制板散热应用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面向大尺寸柔性印制板散热的冷板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大尺寸高密度印制板技术发展迅速,为减少芯片间引线互联长度,减少信号传输的损耗,需要把众多器件集成到一块印制板上,导致印制板尺寸变大同时印制板上所承担的功耗也越来越大,大尺寸柔性印制板的散热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用冷板为大尺寸柔性印制板散热逐渐成为主流手段,但由于大尺寸印制板本身具有柔性,加之在热作用下会导致印制板的热变形,使得印制板与冷板之间难以良好贴合以致出现缝隙,导致热源器件温度急剧上升。申请号为201810632008 .8的专利提出了单体电池散热冷板结构的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采用仿真手段优化冷板结构、减轻冷板重量,但由于单体电池高度/面积比远大于印制板,无需考虑柔性变形带来的影响,该优化方法不能用于面向大尺寸柔性印制板散热的冷板优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大尺寸柔性印制板散热的冷板优化设计方法, 通过热仿真印制板的热变形,合理确定印制板与冷板之间的导热界面材料,优化印制板与冷板的贴合,减小印制板与冷板之间的接触热阻,满足大尺寸柔性印制板的散热。
具体方案为:一种面向大尺寸柔性印制板散热的冷板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印制板初始状态模型,具体为:测量印制板上n个点的坐标值,根据n个点的坐标值利用三维软件绘制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中导入印制板的布线分布模型、热源器件模型,形成印制板的初始状态模型;
步骤2:确定印制板与冷板间的固定点,控制印制板热变形,具体为:将步骤1中印制板的初始状态模型导入热仿真软件,在热仿真软件中加载热源功耗,以步骤1中n个点为监控点,记录仅受热条件下n个点纵向位置偏移量△Z。在△Z中选取m个数值较大的点作为印制板与冷板的固定点,将m个点用螺钉辅助固定,使得印制板上m个固定点位置不随功耗的加载而变化;
步骤3:印制板与冷板间刚柔复合导热设计,具体为:利用仿真软件再次加载热源功耗,记录下受m个固定点约束的条件下的(n-m)个点的纵向位置偏移量△Z’,根据△Z’的不同并结合功耗的大小,确定印制板与冷板间为刚性接触还是柔性接触,选用对应导热界面材料,并计算热源器件与冷板间的温差△T。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热仿真印制板的热变形,确定印制板与冷板之间的导热界面材料,优化了印制板与冷板的贴合,减小印制板与冷板之间的接触热阻,满足大尺寸柔性印制板的散热。
优选的,步骤1中n不小于100。
优选的,步骤1中印制板上n个点分布在热源器件焊点较多的位置。
优选的,步骤1中,印制板上n个点的坐标值通过三坐标仪或激光扫描仪测量得到。
优选的,步骤2中的m个点,任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板长的1/4。选择合理位置的点,利于提高优化结果。
优先的,步骤3中的导热界面材料包括液态金属、导热脂、弹性导热橡皮。
优选的,步骤3中的热源器件包括CPU、网络芯片、电源转换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1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