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体积能量密度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60785.2 | 申请日: | 201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7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国;石吉磊;盛航;张旭东;殷雅侠;岳风树;姚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1G49/00 | 分类号: | C01G49/00;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H01M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牛艳玲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体积 能量 密度 三元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体积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三元正极前驱体、锂盐和掺杂氧化物混合均匀;
S2、将S1中的混合物在氧气或空气气氛炉中预烧结,待其冷却,在预烧材料中加入形体改良剂,混合均匀;
S3、将S2中所得材料在氧气或空气气氛下进行烧结,得到所述高体积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步骤S1中所述掺杂氧化物的阳离子包括Mg、Ti、V、Cr、Cu、Zn、Ga、Ge、Si、Al、B、Y、Zr、Nb、Mo、Ag、Cd、In、Sn、Sb、La、Ta、W、Pt、Bi、Re、Ce、Ir、Au、Ha、Ba、Eu、Nd、Gd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三元正极前驱体、锂盐、掺杂氧化物的摩尔比为1: 1-1.2:0.01-0.03;
三元正极前驱体和形体改良剂的摩尔比为:1:005-0.008;
所述形体改良剂选自氟化铈或氯化镧;
步骤S3中所述烧结是混合物料在氧气或空气气氛下,采用分阶段烧结工艺:共进行m次烧结,其中3≤m≤10;先进行m-1次升温的烧结阶段,再进行第m次的降温烧结,其中m-1次的升温阶段以一定的升温速率至该阶段的目标温度,保温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烧结;直到第m次烧结,降温至目标温度后保温,烧结结束,自然冷却降温后,最终得到高体积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共进行m次烧结,其中为3≤m≤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三元正极前驱体为镍钴锰(NCM型)前驱体或镍钴铝(NCA型)前驱体,化学式为NiaCobMnc(OH)2或者NiaCobMncCO3或者是NiaCobAlc(OH)2,其中 1≥a≥b≥c≥0;所述锂盐为一水合氢氧化锂、硝酸锂、醋酸锂或者碳酸锂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NiaCobMnc(OH)2或者NiaCobMncCO3或者是NiaCobAlc(OH)2中,a≥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升温阶段的升温速率为5-15℃•min-1,升温阶段中起始烧结温度为400-700℃,升温至680-1000℃,再进行第m次的降温烧结,烧结温度为600-800℃;和/或控制每个升温阶段的升温速率相差不超过20%,烧结阶段总的保温时间为20-50小时,每个阶段的保温时间相差不超过20%。
6.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07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