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浸入式水口渣线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0372.4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9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基红;关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6 | 分类号: | B22D4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万双艳 |
地址: | 61503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入 水口 调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入式水口渣线调整方法,包括:新中包开浇或更换完浸入式水口后,将结晶器的液位设定在预设液位,预设液位在液位对应的可调整范围的中线上下浮动预设值的范围内,且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设定在初始深度;从第二炉开始每隔预设炉数将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向上或向下调整第一预设高度,当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达到该方向对应的极值后,每隔预设炉数将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反向调整第二预设高度。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浸入式水口渣线调整方法,由于结晶器内流场稳定性优异,可抵消非稳态浇铸带来的保护渣不能正常流入,进而能够避免漏钢。同时,能够减少人为造成的结晶器液面波动,进一步降低了引发漏钢问题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铸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浸入式水口渣线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结晶器液位控制稳定,是保证连铸机正常生产、提高连铸生产和改善铸坯质量的有效手段。液位的波动会造成结晶器保护渣的熔化不好和夹杂物的大量卷入,不仅影响铸坯的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浇注过程中的溢钢和漏钢事故的发生。
连铸作业时新中包开浇或更换完浸入式水口后,浇钢工通常将结晶器液位设定在最低位置(如-120mm),然后浇铸两炉钢往上调整10mm。由于新中包开浇和更换完浸入式水口属于非稳态浇铸,与稳态浇铸相比,新中包开浇和更换完浸入式水口会遇到拉速较低(如0.3~0.6m/min),保护渣不适应(如设计拉速0.8至1.3m/min)。且新包次开浇和换水口后氩气不合适需要调整,调整过程也会造成结晶器内液面不稳定。新浸入式水口放入和旧浸入式水口取出都会破坏结晶器内保护渣结构,旧水口内夹杂掉落进入保护渣影响保护渣流动性能等问题造成保护渣流入受阻产生漏钢报警。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新中包开浇或更换完浸入式水口后易导致漏钢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入式水口渣线调整方法,该浸入式水口渣线调整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新中包开浇或更换完浸入式水口后易导致漏钢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浸入式水口渣线调整方法,包括:
新中包开浇或更换完浸入式水口后,将结晶器的液位设定在预设液位,所述预设液位在所述液位对应的可调整范围的中线上下浮动预设值的范围内,且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设定在初始深度;
从第二炉开始每隔预设炉数将所述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向上或向下调整第一预设高度,当所述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达到该方向对应的极值后,每隔预设炉数将所述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反向调整第二预设高度。
优选地,上述浸入式水口渣线调整方法中,从第二炉开始每半炉将所述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向上或向下调整第一预设高度,当所述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达到该方向对应的极值后,每半炉将所述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反向调整第二预设高度。
优选地,上述浸入式水口渣线调整方法中,所述第一预设高度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高度。
优选地,上述浸入式水口渣线调整方法中,所述第一预设高度和所述第二预设高度的范围均为3-5mm。
优选地,上述浸入式水口渣线调整方法中,所述第一预设高度和所述第二预设高度的均为4mm。
优选地,上述浸入式水口渣线调整方法中,所述初始深度对应渣线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上述浸入式水口渣线调整方法中,从第二炉开始每隔预设炉数将所述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向下调整第一预设高度,当所述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达到最低值后,每隔预设炉数将所述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向上调整第二预设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0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包复合包底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超低碳钢用浸入式水口的烘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