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预制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9660.8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5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孙闯;张建俊;信长昊;张家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陈晓宁;张丽萍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装配式 地下 综合 管廊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预制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体,该综合管廊体是由多个预制件组成,主要由U形结构板、侧壁结构板、中层结构板、搭接平台、限位平台、中间底板等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装配建造并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连接;中层结构板与中间底板将综合管廊分割成多个不同功能舱体。本发明的全预制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体降低了工厂预制和现场组装的难度,同时降低了对吊装设备的要求,具有节约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现场施工总成本的优势,同时该综合管廊布局合理,既保证功能,又保证受力,拼装方便;通过螺栓连接使各部件的连接更加简单、安全、效率、耐久,适用范围广、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经济效果好,避免了长时间施工对城市交通及生活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预制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体。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构件的装配方法一般有现场后浇叠合层混凝土、钢筋锚固后浇混凝土连接等,钢筋连接可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焊接、机械连接及预留孔洞搭接连接等方法。目前城市交通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战略,我国大中城市必将掀起地下工程建设的新一轮高潮,由于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的城市地下综合体的需求巨大。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多以大型地下交通枢纽结合商业设施和停车场及容多种交通形式于一体的地下空间综合体类型呈现。在国际上,日本和欧美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总体看,包含有多种交通方式或多种功能的地下空间综合体在许多国家时有出现,尚未见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城市地下综合体类型。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地下空间综合体,适应国家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由于结构整体性差、渗漏、裂缝等原因,存在许多影响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的隐患和缺陷,逐渐被现浇混凝土结构所取代。但随着当前新兴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技术,本土化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新技术正逐步形成。
目前,地下工程的修建费用仍居高不下,尤其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整体空间布局较难做到合理,既保证功能,又要保证受力,另外还有兼顾构件的生产、运输与施工,在现场连接十分困难。并且干式连接的各层剪力问题比较严重,较难解决。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预制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体,降低工厂预制和现场组装的难度,节约成本,同时该综合管廊布局合理,既保证功能,又保证受力,拼装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全预制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体,该综合管廊体由多个预制件组成,所述预制件包括位于综合管廊体顶部和底部的U形结构板、位于综合管廊体的两侧部的侧壁结构板、竖向设置于综合管廊体内部的中层结构板、横向设置于综合管廊体内部的中间底板;
所述中层结构板和中间底板之间通过搭接平台进行连接;所述中层结构板和位于综合管廊体底部的U形结构板、中间底板之间通过限位平台进行连接;
各个预制件装配建造并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连接;所述中层结构板与中间底板将综合管廊体分割成多个不同功能的舱体。
可选的,所述U形结构板包括U形结构板主体,该U形结构板主体的左右端部分别布置有结构侧壁;U形结构板主体与左端部布置的结构侧壁光滑连接,U形结构板主体与右端部布置的结构侧壁围成一个底槽并延伸出一段,延伸段上侧布置有底部防水槽,延伸段下侧布置有底部防水卡榫;
外侧的结构侧壁上布置有边侧连接脚,内侧的结构侧壁上布置有内部连接脚;内侧的结构侧壁右侧中部布置有稳固槽,所述稳固槽为梯形凹槽,稳固槽里布置有预留螺栓孔;所述边侧连接脚上布置有侧部防水槽,侧部防水槽中心位置与结构侧壁竖向轴线位置相对应,边侧连接脚内侧边部和内部连接脚的左侧边部均布置有承重凸起,承重凸起上布置有预留螺栓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96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