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模具加工异形变径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9584.0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6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力忠;余游;刘志军;黄冬宁;胡晓宇;黄明治;李外明;华景强;岳书瓷;郭建华;童粤辉;王子铭;曹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16 | 分类号: | B21C37/16 |
代理公司: | 44226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2 广东省韶关市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模具 异形变径管 支撑机构 加工 技术方案要点 加工生产效率 操作安全 加热拉伸 人工生产 变径管 外侧面 吊具 管口 钢板 焊接 切割 绘制 铺设 实物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径管加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立体模具加工异形变径管的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1)绘制立体模具的CAD图纸;(2)设计出立体模具的支撑机构;(3)用实物切割出立体模具管口以及用型材搭建支撑机构;(4)焊接好立体模具;(5)钢板铺设至立体模具外侧面,加热拉伸以制作异形变径管;(6)利用吊具吊出异形变径管。本发明具有提高加工生产效率、降低人工生产成本、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确保工人操作安全以及提高加工质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径管加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立体模具加工异形变径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既要以全新产业形象改变社会公众的传统认知,也要更加积极主动的担当起社会责任,真正在减少污染、减少排放、降低资源消耗以及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实现钢铁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当下可行的是钢企新建或改造环保设备,加大环保投资。现在的韶钢厂每年都投入大量经费以对不达标、除尘效果差及排放不合格的大型除尘设备进行改造。其中钢结构加工厂对电厂的大型煤斗下料异形变径管口、大型工业除尘器设备的进口异形变径管口、出口异形变径管口是钢结构制作场加工的难点。
异形变径管也叫天圆地方,在特殊设备容器中由于工艺需要圆筒体与方筒体过度连接,因此常把圆筒体与方筒体的连接部分称为异形变径结构,俗称天圆地方结构。现在环保改造更新上的发电厂的大型煤斗,工业大型除尘设备均大量应用,如吸风进口和出口异形变径管,如现需加工的异形变径管的方口直径为4000mm*4000mm、变圆直径为2200mm、高度为3000mm、板厚为10mm以及材质为Q345,由于板的厚度大,板材硬度高,全靠传统土方法加工制作难度大,图纸要求加工出来的异形变径管,单件异形变径管拼接焊缝不能超过9条对接焊缝,质量要求高的异形变径管结构,加工难度可想而知。
目前传统的加工异形变径管的方法是将方圆变径结构为8件钢板组合焊接而成,而拆分成图1中的四件钢平板下料, 4件圆弧钢板下料,再相互两两相连组对焊接成整体,常规方法制作异形变径管的过程中,采用人工敲击法、卷管抽料相补法以及液压胎具压制法。
显而易见的,上述传统的对异形变径管加工的方法,工序较多,效率低下,且存在大量的拼接焊缝,采用传统方法制作异形变径管,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施工材料浪费量大以及施工成本高,最终制作加工出来的异形变径管都难以达到对构件验收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模具加工异形变径管的方法,具有提高加工生产效率、降低人工生产成本、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确保工人操作安全以及提高加工质量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体模具加工异形变径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加工的异形变径管相关尺寸,使用CAD在电脑里按照1:1的比例,放出三维异形变径管上口尺寸、下口尺寸以及垂直高度尺寸,设计出立体模具;
(2)在立体模具内部设计出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经验算满足受力支撑强度;
(3)根据设计好的CAD图纸,用数控在样板上切割出立体模具的管口,用型材搭建立体模具的支撑机构;
(4)将立体模具整体结构进行焊接,并把立体模具焊接在钢地板面上,并检查焊缝确认安全;
(5)将制作异形变径管的钢板铺设在立体模具的外侧面上,采用加热设备按需加工的圆弧射线按顺序加热,采用专用牵引工具由工作人员拉动牵引拉伸机具进行作业按线加热拉紧;
(6)异形变径管焊接好后,用吊具从立体模具中吊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9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碳马氏体不锈钢管材减量化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圆铜线放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