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润滑油过滤介质及铝板带轧制润滑油过滤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58379.2 | 申请日: | 201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9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隋信栋;王尚敏;邹业强;李宁;栾业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F16N3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韩后良 |
| 地址: | 26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过滤 介质 铝板带 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油过滤介质及铝板带轧制润滑油过滤方法,主要涉及润滑油净化领域。一种润滑油过滤介质,包括以下质量比的组分:硅藻土:白土:木质纤维素=20:5:5~12。一种铝板带轧制润滑油过滤方法,其步骤如下:S1:将配置好的过滤介质按照浓度要求添加到加满脏污轧制润滑油的搅拌箱中,经搅拌箱内搅拌器充分搅拌、混合后形成混合物;S2:供油泵通过管路将S1步骤形成的混合物输送到过滤器的过滤板垛间,所述板垛滤布上逐渐形成滤饼;S3:当过滤后的轧制润滑油品质降低、供油泵压力急剧升高时,停机清理板垛内滤饼,更换滤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够大幅度延长过滤器的运行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使固体废弃物的产出减少5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润滑油净化领域,具体是一种润滑油过滤介质及铝板带轧制润滑油过滤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铝板带轧制工序中,需要用到轧制润滑油作为冷却、润滑作用,但是轧制润滑油在经过轧制工序后会携带大量的铝粉、灰尘等杂物,这些杂物会在后续的循环使用过程中对铝板带的轧制品质产生影响。因此轧制润滑油必须在经过过滤后才可以继续使用。目前同行业中主要使用硅藻土、白土作为过滤介质对轧制润滑油进行净化,其主要利用硅藻土的多孔性、白土的吸附性使其形成的滤饼具有过滤能力,此种过滤方法的过滤能力完全取决于硅藻土、白土用量的多少。若轧机轧制过程中产生的杂质突然增加,则轧制油的净化效果直线下降,同时,此种过滤方法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停机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且不环保。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油过滤介质及铝板带轧制润滑油过滤方法,它能够大幅度延长过滤器的运行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使固体废弃物的产出减少50%以上。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润滑油过滤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比的组分:
硅藻土:白土:木质纤维素=20:5:5~12。
优选的,所述过滤介质与脏油混合均匀后进行过滤,所述过滤介质浓度为1.0~1.5%。
优选的,所述脏油过滤温度为40-60℃。
优选的,所述硅藻土、白土、木质纤维素的质量比为4:1:1.25。
一种铝板带轧制润滑油过滤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过滤介质进行过滤,其步骤如下:
S1:将配置好的过滤介质按照浓度要求添加到加满脏污轧制润滑油的搅拌箱中,经搅拌箱内搅拌器充分搅拌、混合后形成过滤介质和轧制润滑油的混合物;
S2:供油泵通过管路将S1步骤形成的混合物输送到过滤器的过滤板垛间,随着供油泵持续的供应,所述板垛滤布上逐渐形成滤饼;
S3:供油泵持续向过滤器供应S1步骤形成的混合物,当过滤后的轧制润滑油品质降低、供油泵压力急剧升高时,停机清理板垛内滤饼,更换滤布。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内板垛具有3垛,每垛16层。
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混合物中过滤介质浓度为1.0~1.5%。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减少原有过滤介质(硅藻土、白土)的用量,同时增加一定比重的木质纤维素,使木质纤维素均匀的分布在过滤介质形成的滤饼中,利用木质纤维素密度小、体积大的特性增加滤饼内部“孔隙”。木质纤维素为长条状,形成的“孔隙”大小不一、“孔隙”分布错综复杂,极大的提高了滤饼的机械过滤能力和对杂质的包容性、承载力,还增加了轧制润滑油中细小杂质与白土的接触面积(更多的杂质可与滤饼下层中的白土接触),提高滤饼的净化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83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慧物联数据编码系统
- 下一篇:图形化编辑铁路运行数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