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造粒挤出机接料料斗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58159.X | 申请日: | 2019-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4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设;谷珍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潮州明园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B9/16;B29B13/04;B29C31/02;B29C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陈永虔 |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州市中山(潮州)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挤出机 料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造粒挤出机接料料斗,包括料斗、转动电机、转盘、支撑架、滑动杆和分散机构,所述的料斗的内端中部分布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通过电机套安装在支撑架的中部上端面上,支撑架的外端与料斗的中部内壁相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转盘,转盘的顶部上安装有分散机构,转盘的底部设置有环形滑槽,滑动杆对称分布在转动电机的外侧,滑动杆的顶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转盘的环形滑槽相连接。本发明可以解决普通的料斗对塑料颗粒进行导向传送时存在的:普通的料斗对塑料颗粒进行传送时无法将发生粘连的塑料颗粒分离、塑料颗粒在普通的料斗内进行传送时会发生粘附在料斗上的现象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造粒挤出机接料料斗。
背景技术
塑料造粒挤出机是将塑料原料或者经过清洗烘干的废旧塑料进行加工的机器,塑料造粒挤出机能够将塑料原料或者废旧塑料加热形成熔体,并被螺杆连续的挤出形成塑料颗粒。塑料颗粒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可用来制造各种塑料袋、桶、盆、玩具、家具、文具等生活用具及各种塑料制品。
塑料颗粒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传送,塑料颗粒能够在传送时进行冷却,以便对其进行回收,塑料颗粒在挤出机传送到输送带上时一般通过普通的料斗进行传送,普通的料斗对塑料颗粒进行导向传送时存在的问题如下:
1.普通的料斗对塑料颗粒进行传送时,发生粘连的塑料颗粒无法自动分离,导致塑颗粒在传送时散热效果差;
2.塑料颗粒在普通的料斗内进行传送时会发生粘附在料斗上的现象,从而需要人工经常对料斗进行清理,且普通的料斗无法对塑料颗粒进行均匀导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造粒挤出机接料料斗,包括料斗、转动电机、转盘、支撑架、滑动杆和分散机构,所述的料斗为空心斗型结构,料斗的内端中部分布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通过电机套安装在支撑架的中部上端面上,支撑架的外端与料斗的中部内壁相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转盘,转盘的顶部上安装有分散机构,转盘的底部设置有环形滑槽,滑动杆对称分布在转动电机的外侧,滑动杆的顶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转盘的环形滑槽相连接,滑动杆的底部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上,转动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转盘进行转动,从而当塑料粒下落到料斗内时,塑料粒在转盘转动产生的离心作用下滚动到转盘的外端,使得塑料粒能够从料斗与转盘之间的空隙向下掉落,塑料粒在向外转动过程中会产生降温的作用,料斗与转盘之间的空隙在转盘的转动作用下能够将粘连在一起的塑料粒进行分离,防止塑料粒发生粘连的现象。
所述的分散机构包括连接座、弹动柱、弹动弹簧、落料盘、导向块和刮除机构,连接座安装在转盘的中部上端面上,连接座的上端设置有圆形沉孔,弹动柱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在连接座的沉孔内,弹动柱的底部通过弹动弹簧安装在连接座设置沉孔的下侧壁上,连接座沉孔的侧壁设置有限位槽,弹动柱的外侧面设置有与连接座上沉孔设置的限位槽相配合限位体;
落料盘安装在弹动柱的顶部上,落料盘为圆锥状结构,落料盘的上端均匀安装有导向块,导向块为弧形结构,且导向块竖直分布,导向块的上端面为倾斜面,刮除机构对称安装在落料盘的底部上,具体工作时,分散机构能够将下落到料斗内的塑料粒进行导向,使得塑料粒能够均匀的从料斗与转盘之间掉落,圆锥状结构的落料盘使得塑料粒能够均匀散落,弹动柱在弹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落料盘能够进行上下抖动,从而防止塑料粒粘附在落料盘的顶部上,刮除机构能够将粘附在转盘中部的塑料粒向外侧刮动,从而增加本发明对塑料粒的传送效果。
所述的料斗的上端前后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一个挤压连杆,挤压连杆的内端底部上安装有滚动轮,且挤压连杆的上端为尖状结构,具体工作时,挤压连杆下端的滚动轮与导向块相接触时能够带动落料盘进行向下移动,当滚动轮与导向块分离时,落料盘在弹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抖动,防止塑料粒粘附在落料盘的上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潮州明园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潮州明园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81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利用工艺
- 下一篇:一种胶母粒混合造粒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