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充气紧箍装置的车衣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7169.1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0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田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珉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装置 | ||
带充气紧箍装置的车衣,它由车衣体1和紧箍装置组成。在车衣体1裙摆2边缘居于车身左右两侧、前后两轮中间位置处,制有富有弹性的第一充气囊3和第二充气囊7。它们被缝制线4包制在裙摆2边缘的车衣体1里面,形成一个第一臌缩空间5和第二臌缩空间9,它们亦都在其间活动。在第一充气囊3的一侧开有充放气口6。第一充气囊3和第二充气囊7之间通过一条前气体管道14和一条后气体管道15串通,即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气体循环系统,并受控于充放气口6,完成或进气膨胀或放气回缩的功能,以达到紧箍车衣体1不致松懈滑落的目的。本发明实用贴切,防风刮起。
技术领域
带充气紧箍装置的车衣涉及汽车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防晒车衣,基本属于开放式防护,极易被风吹刮跑,失去作用;要么又捆又扎,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采用气体膨胀结构紧箍的车衣。
本发明由车衣体1和紧箍装置组成。在车衣体1裙摆2边缘居于车身左右两侧、前后两轮中间位置处,至少制有一个富有弹性的第一充气囊3。第一充气囊3被缝制线4包制在裙摆2边缘的车衣体1里面,形成一个第一臌缩空间5,第一充气囊3可在其中膨缩活动。第一充气囊3为长条状,顺裙摆2边缘方向伸展。在第一充气囊3的一侧开有充放气口6。充放气口6为气体进入和排出的通道,并露在车衣体1裙摆2边缘的外面。当气体经由充放气口6进入到封闭的第一充气囊3内部达到一定气压后就膨胀起来,直至充满第一充气囊3,从而拉动裙摆2边缘紧缩,使其箍住兜紧车身,车衣体1不致松懈。在车衣体1裙摆2边缘居于车身左右两侧、前后两轮中间位置处,制有另一个富有弹性的第二充气囊7,位置与第一充气囊3左右相称。第二充气囊3亦被缝制线4包制在裙摆2边缘的车衣体1里面,形成一个第二臌缩空间9,第二充气囊7可在其中膨缩活动。除了不具备充放气口6的对外进出气功能外,其他功能及制作工艺与第一充气囊3相同。在第一充气囊3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第一气囊左管道接入口10和第一气囊右管道接入口11。在第二充气囊7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第二气囊左管道接入口12和第二气囊右管道接入口13。在车衣体1的前面的裙摆2里面通过缝制线4安置一条前气体管道14,其左右两端分别达至并接驳到第一气囊左管道接入口10和第二气囊右管道接入口13上。在车衣体1的后面的裙摆2里面通过缝制线4安置一条后气体管道15,其左右两端分别达至并接驳到第一气囊右管道接入口11和第二气囊左管道接入口12上。至此,第一充气囊3和第二充气囊7,经过前气体管道14和后气体管道15的连接,相互串通,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气体循环系统。
本发明实用贴切,防风刮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气体管道系统的闭合回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充气囊充满气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充气囊未充满气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施例由车衣体1和紧箍装置组成。在车衣体1裙摆2边缘居于车身左右两侧、前后两轮中间位置处,至少制有一个富有弹性的第一充气囊3。第一充气囊3被缝制线4包制在裙摆2边缘的车衣体1里面,形成一个第一臌缩空间5,第一充气囊3可在其中膨缩活动。第一充气囊3为长条状,顺裙摆2边缘方向伸展。在第一充气囊3的一侧开有充放气口6。充放气口6为气体进入和排出的通道,并露在车衣体1裙摆2边缘的外面。当气体经由充放气口6进入到封闭的第一充气囊3内部达到一定气压后就膨胀起来,直至充满第一充气囊3,从而拉动裙摆2边缘紧缩,使其箍住兜紧车身,车衣体1不致松懈。在车衣体1裙摆2边缘居于车身左右两侧、前后两轮中间位置处,制有另一个富有弹性的第二充气囊7,位置与第一充气囊3左右相称。第二充气囊3亦被缝制线4包制在裙摆2边缘的车衣体1里面,形成一个第二臌缩空间9,第二充气囊7可在其中膨缩活动。除了不具备充放气口6的对外进出气功能外,其他功能及制作工艺与第一充气囊3相同。在第一充气囊3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第一气囊左管道接入口10和第一气囊右管道接入口11。在第二充气囊7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第二气囊左管道接入口12和第二气囊右管道接入口13。在车衣体1的前面的裙摆2里面通过缝制线4安置一条前气体管道14,其左右两端分别达至并接驳到第一气囊左管道接入口10和第二气囊右管道接入口13上。在车衣体1的后面的裙摆2里面通过缝制线4安置一条后气体管道15,其左右两端分别达至并接驳到第一气囊右管道接入口11和第二气囊左管道接入口12上。至此,第一充气囊3和第二充气囊7,经过前气体管道14和后气体管道15的连接,相互串通,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气体循环系统,受控于充放气口6,完成或进气膨胀或放气回缩的功能,从而达到紧箍车衣体1不致松懈滑落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珉,未经田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7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