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尺度石墨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57103.2 | 申请日: | 201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 发明(设计)人: | 姜江;陆德平;付远;邹晋;郭炜;陈威;郭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2C1/05;B22F3/15;C22F1/08;C22C9/00;C21D9/52;B21B1/38;B21B47/02 |
| 代理公司: | 36135 南昌大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喻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330000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石墨烯 细化 高导电材料 铜复合材料 微纳米尺度 原子百分数 工艺条件 集束拉拔 纳米尺度 塑性变形 增强铜基 质量分数 复合材料 复合体 石墨相 少层 铜基 制备 | ||
1.一种纳米尺度石墨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先通过外加法在纯铜基体中复合低于100μm的石墨颗粒,再采用剧烈塑性变形加工细化内部石墨相,使石墨相其细化至低于100nm;所述复合材料以原子总量计: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0%,其余为Cu元素,所述复合材料的形态为块材,板材或丝材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尺度石墨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具体为:
(1)按成分配比选取纯度在99wt.%以上的单质Cu粉和纯度在99wt.%以上的石墨粉,粉末颗粒尺寸低于100μm;
(2)采用球磨的方式将Cu粉末和石墨粉末进行充分混合控制球料比为2:1,球磨时间4小时;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粉末进行真空包套处理:将粉末倒入直径40mm,厚度50mm的紫铜皮包筒内,焊上盖子,在盖子上留有抽气铜管,利用机械泵,对包套内部抽真空,抽真空过程将包套温度保温在300-400℃,真空度处于10-3Pa时夹断抽气管,并封焊处理,获得由铜皮包裹混合粉末的块体;
再进行粉末冶金处理,采用热等静压处理,烧结温度为800-900℃,压力100MPa,烧结时间1h,使混合粉末致密结合,得到石墨-铜复合材料坯料;
(4)将步骤3中得到的石墨-铜复合材料坯料进行剧烈塑性变形加工,步骤为:
先将复合坯料进行初步的常规轧制,中间退火温度为400-800℃,初步轧制使坯料厚度由50mm降低至0.5mm,厚度降低100倍,成为石墨-铜复合板材,再将其切割成长度相同的100片,进行表面打磨并酸洗,再将这100片复合板材叠放在一起,通过热压使其紧密结合,热压温度600-800℃,也可热压后再用紫铜包套,厚度又变成50mm,再进行叠轧,轧制至厚度0.5mm,此时厚度在之前基础上又降低100倍,石墨相细化至厚度100nm以下,重复上述操作,使得石墨厚度达到所需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纳米尺度石墨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将石墨粉与铜粉混合均匀的方法,为球磨、常规混料混合或雾化混合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纳米尺度石墨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的粉末冶金手段,为常规冷压法、或者冷等静压法、真空热压烧结、非真空热压烧结粉末冶金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纳米尺度石墨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轧制加工前,该制备方法还包括:先将步骤(3)中获得复合材料坯料热锻成型,再对热锻成型的材料进行步骤(4)中所述的剧烈塑性变形加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纳米尺度石墨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步骤(4)中,采用的剧烈塑性变形加工方法不仅限于多道次轧制、叠轧加工,还可替换成集束拉拔法,加工步骤为:
即先将步骤(3)中直径40mm的坯料先通过常规拔丝,中间退火温度为400-800℃,使直径降低到0.4mm,再将丝切割成长度相同的100段,一同套入内径6-8mm的紫铜管中集束拉拔,使直径再次降低到0.4mm,此时复合丝材内部大部分石墨相都能细化至横截面低于100nm的石墨纤维,该复合丝材即是纳米尺度石墨增强铜基复合材料,重复上述操作,使得石墨厚度达到所需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71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基气氛辊棒炉生产系统
- 下一篇:均质设备





